在台灣的廣告中,建商透過一個一個新的建案期許一個未來式的住宅,其中包含著智慧型的雲端控制系統,各式各樣的電子監控系統,住宅的目的就是與其他人隔開,區別出自己的空間。
圈地、買地、炒高房價,在商言商,著眼於利潤與成本,文化和建築的保存在台灣建築商人的眼中似乎並不存在。商人賺取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事,但能夠期待一些有文化眼光的商人嗎?他們不只賺取利潤,也能夠在都市的改造過程之中,透過他們的財力,改造一棟建築,轉變一個街區的形象。
建商Irwin Cohen在將近二十年前買下了現在位於紐約下西城第九和第十大道之間的雀兒喜市場(Chelsea Market)。這棟建築完成於1890年,到二十世紀中期都是知名餅乾Nabisco的工廠,在1912年,這間工廠製造出了第一個Oreo餅乾。
下西城本來是紐約的生命線與製造中心,這裡聚集了相當多的工廠,紐約所消費的飲食和日常用品以往都在這裡生產。當1980年代之後,大量的製造業遠離美國本土,下西城的工廠也日漸蕭條,以往的製造中心成了治安的死角、城市的毒瘤。
在1990年代初期,當部分的藝術家無法在租金與房價日益高漲的Soho生存時,往北移到雀爾喜,此地成為藝術家和當代藝術的聚集中心。但在雀兒喜西邊,靠近河邊的大量倉庫、廠房和舊的貨運鐵路(後來成為The High Line),大家仍然不知道如何改造,以符合新的城市概念。
Irwin Cohen以其特有的美學經營概念,針對舊有的餅乾工廠進行新時代的包裝,將其改建為市場,販買各式各樣的食物,他的概念在於:「我希望整個設計案,就如同挖掘礦坑基地般,與其將歷史的破舊陳封,我們要凸顯它,並呈現一個工業時期的考古精神。」 在裝潢的設計上,呈現了舊日市場的氛圍,斑駁的磚牆、外露的水管、不平整的水泥路面和天窗上灑落下的陽光,將一些舊有的原素透過燈光和設計,使得一種後工業的新潮氛圍被凸顯出來。
除了建築上的特色之外,市場之中有生鮮蔬果超市、烘培坊、魚販、肉店、乳酪……等,生活上所需的一應俱全。不過,在雀兒喜市場之中的小販,不是連鎖式的經營,和紐約現在大家所逛的市場如Trader Joe或是Wholefood不同,每一間都是家庭式的經營,一種前工業式的懷舊情調。
Irwin Cohen指出,這裡是曼哈頓的最西邊,過去一點就是哈德遜河了!沒有甚麼人會來這裡購物,除非有特殊的理由,衷情於某一家店的特殊味道,才會特地到這裡來。如果你要Ruthie's Cheesecake的蛋糕,只能到這裡來;或是想吃Amy's
Bread剛出爐的麵包,那種味道僅此一家,只能來這裡,別無他法。
Amy’s bread在市場當中以大塊的透明玻璃窗裝飾,製作過程可以清楚的見到,身材壯碩的麵包師傅將一大團的麵粉反複揉捏,使麵包的嚼勁更加柔韌。送入烤箱之後,不久滿室麵包香味。各式各樣的麵包,甜的鹹的,有的時候我早晨飢腸轆轆的走進這哩,買塊麵包,配著咖啡,坐在寬敞的木質走廊上,靜靜的享用早餐,準備一天的開始。
在生鮮蔬果之外,也有不同的餐館,市場之中的The Lobster Place,販賣緬因州來的龍蝦,店主就地取材,販賣壽司、龍蝦卷,使饕客們立刻就可以嚐到新鮮魚貨。
雀爾喜市場每到午休、下班或是周末,往往人潮洶湧,充滿了舊日市集熱鬧的氣氛,但衛生環境十分的良好,沒有傳統市場的魚腥味、潮濕的地板和發霉的牆壁,人和人在這裡接觸、交流和飲食,體驗城市的美好。
除了市場本身的設計、經營良好外,雀爾喜市場也帶動了整個街區的改變。在Irwin Cohen改造這裡之前,這棟大樓的地下室曾經有三起謀殺案,也被幾家妓院所控制,「正常」的人不大可能進來。Irwin Cohen想把這裡改造成連八歲小孩進來,父母也會感覺放心的地方。
不到幾年的時間,一個投資者,結合開發公司,改造了一個街區,由廢棄的高架鐵路所改建而成的高線公園(The High Line),需要使用到Irwin Cohen的土地,Cohen不斤斤計較於蠅頭小利,他認為如果捐出了部分的土地,可以使High Line帶來更多的人潮,將會使市場更加賺錢,也會使得整體的街區更加繁榮。
對於都市更新,有些政府著眼於大規模的開發計畫,由上而下的引進資金,建商搶地、哄抬地價,蓋成一戶一戶的豪宅,增加貧富差距。然而,紐約市長Bloomberg所組成的市府團隊透過行政的方式贊助雀爾喜的整個街區。在雀爾喜的發展模式中,投資者賺到了錢,整體的住戶也受惠,以一種小規模、有機和共同參與的模式, 形成了一種好的都市更新範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