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Morgans Hotel NYC



“To not dare is to have already lost. We should seek out ambitious, even unrealistic projects…because things only happen when we dream.”—Andrée Putnam

英文的 “Boutique Hotel”,中文一般翻譯成精品旅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在大西洋兩岸開始,倫敦或是紐約的室內設計師,嘗試在Hilton或是Marriott所主宰的旅館帝國之中,即規格化、制式化且沒有創意的大型旅館,創造出一股不一樣的居住風格。1984年Andrée Putman和Ian Schrager合作,第一次使用了Boutique Hotel這個字,以個性化且創新的設計為旅館的風格,有如精品的小店對上大型的百貨公司。

倫敦的Blakes飯店、舊金山的Bedford旅館幾乎在同時期都以精品旅館定位自己,宛如雨後春筍般,精品飯店似乎成為一種時髦的辭彙,甚至有些精品旅館還有八百間房間,被跨國的旅館業所掌控,似乎與當初想要打破的概念背道而馳。

在紐約的第一天,我們入住位於中城麥迪遜大道上的Morgans Hotel,內部的裝潢是由室內設計師Andrée Putman 所設計,她在為Morgans設計之前,曾經幫Yves Saint Laurent和Thierry Mugler 等設計師設計精品店。Morgans的整體設計風格為潤澤光華的感覺,在曼哈頓中城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自1984年Morgans開幕以來,Andrée Putman以精巧的設計,吸引了相當多的名人和喜好設計感的遊客入住。



進入飯店以後,黑白相間的地毯與挑高的空間使得原本並不寬敞的大廳在視覺上呈現出空間感。經常有人稱Andrée的設計風格為簡約,但她的風格似乎不只有簡約,還帶著點柔和,我們入住的房間是King Bed的房型,以淺灰色為底的裝潢,在色差上呈現不同的強弱,為了使整個房間的感覺不至於太過冰冷,在靠窗的牆面還擺上沙發以緩和房間的單調感,如此之外,再打上淡黃色的燈光,整體房間就更為溫暖。



當精品旅館在二十多年後已經成為一種耳熟能詳的辭彙,Andrée Putman和Morgans的團隊再次合作,想要為這個曾經帶起業界風潮的旅館再度引領潮流。如今已經八十三歲的Andrée Putman,她的設計團隊從事各式各樣的設計,本人處於半退休的狀態。Morgans在二十年後也成為一個旅館集團,有錢也有能力找到最新銳的設計師改造「第一間」精品旅館。然而,兩者似乎都把對方放在心上,Andrée對於Morgans的設計表示說 “Morgans has always been in my heart,” “They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risks, and I haven’t change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