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禮失求諸野?



2011年第13期的《南都周刊》這本〈南方都市報〉所發行的周刊,在中國南方的發行量與影響頗大,以「台灣人說台灣」為主題,裡面提到:

很快,臺灣個人自由行就要來了
對於臺灣,很多人都有話要說
沒去過的人,愛說那裡的青山綠水、鹿港小鎮
去過的人,更愛說街頭的民主細節、孔孟遺風

台灣是不是保存了孔孟的遺風,台灣人見仁見智、各有見解,但我在中國旅行時,中國朋友經常說台灣社會是比中國更加「傳統」的中國社會,不管是文字,或者是文化與宗教。從我這次夏天在上海所參加的活動來看,或許可以理解的更為清楚。

活動是由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和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今年夏天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辦一場夏季的研修課程,邀請北美研究型大學中國藝術、宗教與歷史的博士生至復旦大學進行交流,分為三個Panel與三天的參訪,我身為活動中唯一的台灣人,與中國和外國的學者進行交流,在復旦大學一個研究中國民間宗教的教授,他帶著我們一起參觀,途中提到以前在台灣當訪問學者時,對於台灣寺廟的香火鼎盛感到印象深刻,很多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毀壞的寺廟與儀式,在當下的中國,那些傳統的科儀已經無法見著,有時還得借鑒於台灣寺廟的方式,曾在上海嘉定的一個城隍廟與這位老師有這樣一段對話:

「這裡的城隍廟好像都是新修的,塑像看起來都相當現代,看不見古樸的樣式,相較之下,台灣的廟宇雖然歷史較短,但整體延續的時間較長,文化的傳統比較沒有中斷。」

「台灣的廟宇和儀式可能和原始的科儀較為相近,和民眾之間的互動也較為頻繁,政府的干預相對來說較少。而且,一般較有規模的寺廟在中國往往需要門票,阻礙了一般民眾參訪的動力。」

寺廟在中國似乎成了風景名勝、歷史古蹟;在台灣的街頭,只要在台南或是台北的大同、萬華等舊城區,寺廟無論大小,一律不收門票,並不是說這些寺廟不是歷史古蹟,這些寺廟比起很多中國在文革後重修的寺廟來得更為有歷史意義,而是說這些台灣寺廟是民眾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拈香、拜拜或者是擲筊,在生活有需要時,密切的貼切心理上的需求,而不是一個花錢遠道而去的旅遊景點。

或許,有人會問,中國的「民間」宗教,何處可以見到貼近一般民眾的信仰和文化,我無法回答這麼複雜的問題,然而,有一個例子或許可以說什麼才是一般民眾的信仰,我曾經在鄉間見到鄉民在冬日的午後拿著茶杯,圍坐一圈打麻將,旁邊的一間屋子,牌匾上寫著「老人俱樂部」,我很好奇的走進一看,裡面供奉著佛祖與觀音,或許是買陶瓷或是雕刻的佛像太貴,村民就用相片代替,不少人進進出出,或膜拜,或聊天,冬日的陽光灑下,村民在這裡交流,生活於此、祭祀於此,「老人俱樂部」只是逃避政府對於宗教審查的一種方式,這裡是村民的集會、娛樂和宗教的場所,就好像台灣鄉下的廟埕前,老人在榕樹下泡茶、聊天,這樣的場所,或許才是較為貼近「民間」的宗教形式。





我們經常在別人身上見到與自己相異之處,只有在不同社會間穿梭時才會見到自己所缺乏的地方,八○年代的台灣,在經濟上卓越成長,中國人說起台灣,往往談台灣的進步與繁榮,九○年代以後的台灣則訝異於中國的高速經濟成長,多少顯示台灣經濟成長較為遲緩,當中國經濟成長至今日時,他們喜歡說台灣的民主,說台灣社會是較為「傳統」中國的社會,或許是他們本身缺乏而造成的投射吧!

在與復旦大學的同學聊天時,他們拍拍我的肩,讚美的說台灣真是:「斯文在茲。」對於中國人來說,「斯文」或是那些被文革消摩的傳統,正是他們所缺乏的,這些部分可以在台灣找到,然而,對於台灣人而言,聽到這句話,心情實在是五味雜陳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