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龍安寺之秋

龍安寺的美麗與哀愁

初識龍安寺是在《美麗與哀愁》中,川端康成說道:

京都寺院的疊石庭園,還有好幾處一直留到現在而很出名的。西芳寺的石苑,銀閣寺的石苑,龍安寺的石苑,大德寺大仙院的石苑,妙心寺退藏院的石苑等,就是其中主要的古蹟吧。就中,尤以龍安寺的石庭,不單是名氣大,在禪學和美學上,可說是神格化了的。這當然不是不無理由的。是無可比擬的名作,而且很完整。

《美麗與哀愁》中的主人翁是一個作家和畫家,情節存在著畸戀與不倫,小說中的每一篇就是一個情節、一場風景:梅雨天、疊石--枯山水、火中蓮……等。透過美麗的景色呈現哀愁的故事,也討論著美學、哲學上的意義,《美麗與哀愁》可以算是川端康成對於日本「美學」的重要詮釋作品。
日本的「美學」挺抽象而且複雜,不只參雜了本土的藝術、文學,還包含佛學、儒學等中國傳去的學問,凝鍊在簡單且豐富的意境中。
 
11月下旬,京都的紅葉正盛。雖然今年的紅葉落得快,還沒盛紅就已經凋零,但造訪龍安寺那天,紅葉仍然醉人。
 
我從北野天滿宮出來,參拜了學問之神,便搭上京都的路面電車嵐電往龍安寺去,行過龍安寺的表參道,走入山門,迎來了秋日的鏡容池。

亂世中的寧靜
 
深秋的陽光灑落,紅葉在風中搖曳,如此安寧、祥和的景色,卻是在亂世中產生。影響京都歷史至鉅的「應仁文明之亂」發生於十五世紀中期,當時留下的《應仁記》如此紀載:「雖謂治亂興亡自古習之,然應仁之一亂者,王法佛法,均破壞滅亡。」三分之一的京都在這個時代毀於亂世的大火中。
 
應仁之亂的東軍總帥細川勝元就是龍安寺的創建者,日本的中世紀末期,雖然戰亂頻仍,但當時的文學、藝術和思想都相當蓬勃。日式庭園的「枯山水」、住宅內部的設計,像是卷軸、插花……等都是在此時誕生。生於亂世的龍安寺,也毀於應仁之亂,在十五世紀時才由特芳禪傑住持所復興。
龍安寺最為知名的就是其「枯山水庭園」,走進庭園時,秋日的遊客雖然不少,但大家靜靜地在庭園旁或坐或站,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時間彷彿凝結。石庭的組成相當簡單,只有15塊石頭和白砂,但如此簡單的造景,卻讓後世的人玩味再三,無法窮盡其本質與真諦。

石庭之謎

日本的「枯山水」沒有真實的山水,但卻是庭園造景的一環,其中的「水」往往以細砂代替;而「山」則以石塊展現。細砂展現了水的波紋,庭園中的山水卻是了無生氣的「枯」。

這樣的造景本身就是一種隱喻、一種彼岸的象徵。
 
京都不少寺廟中都有「枯山水」,但龍安寺的石庭所展現的最為難解,甚至成為一個解不開的謎團,讓不少遊人墨客反覆思量。
有些學者透過藝術表現方式的透視法加以解讀,原因在於龍安寺的石庭從左到右或是從右到左觀賞,都有不同的效果,明明是一個規整的長方形,當橫向移動時,遠處的石牆卻產生深淺不同的效果,可以說是透視法在庭園造景中的活用。
 
龍安寺石庭的作者諸說紛紜,據傳是龍安寺的創建者細川勝元所作、也有可能是他的兒子政元、也有傳說是相阿彌,或是茶人金森宗……等。由於無法知道龍安寺的石庭是由誰所創作,也就無法說明是在西洋影響下的透視法,或是日本人自身的創作。
 
或許,也因為如此,更增添龍安寺石庭的神秘感。

「虎之子渡」
 
至於由15個石頭和白砂所構成的石庭,究竟表現出甚麼樣的意涵呢?
 
在《都林泉名勝圖會》這本紀載京都庭園的書中,將龍安寺的石庭稱為「虎之子渡」(虎の子渡し)故事源於宋代周密的《癸辛雑識》,有著十分吸引人的情節:生了三隻小虎的母虎為了帶子渡河傷透腦筋,原因在於其中一隻是彪虎,個性兇猛,如果母虎不顧著就會吃掉其他兩隻小虎。然而,母虎一次只能帶一隻小虎渡河。
母虎想到的方法是先帶彪虎過河,然後回來帶另一隻渡河,但是彪虎與另外一隻在彼岸也有可能會吃掉牠,所以將彪虎再送回另一岸之後,然後將另一隻溫馴的帶過去,最後再游回來將彪虎帶過去。
 
人生的選擇很難,尤其是面對心中的猛虎,我們是否能像母虎一般,以無盡的耐心解決眼前的難題和心中的慾望、獸性,將大家帶至彼岸的淨土呢?
 
或許這也象徵著禪修過程的艱辛,道德的難題需要細心的解決。
 
如果不看文獻的話,我實在無法了解石庭的故事,也許我本俗人,無法參透無須太在意。秋日駐足於石庭中,便覺自在、清涼,而且看著看著,心中似乎就沒有雜念了,完全被眼前景色所吸引。
 
簡單的石庭如此吸引人,卻又蘊含著複雜的深意與精確性。東端的石組「三尊石」,西端為「龜石組」,中央石組為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構成「七五三石組」的十五塊石。然而,有趣之處就在於:身處龍安寺的庭園中,永遠無法數到十五顆,設計者透過巧思,讓觀者無法算清石頭的數目。
 
志賀直哉在一篇小文章〈龍安寺之庭〉當中提到龍安寺的枯山水中帶著不可思議的嚴謹,但在其中又可以令人感受到雀躍喜樂,或許這也是禪的體悟吧!
 
走出枯山水,再回到鏡容池的「真」山水,寧靜、空白的心似乎又回到了人間,秋日的楓紅在心靈洗滌之後,又是一番風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