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伍迪‧艾倫的《曼哈頓》


伍迪‧艾倫的新作《愛在羅馬》令人沮喪,不如來看一部比我年紀還大的電影,這部電影不是他導過最為知名的電影,卻相當有代表性:《曼哈頓》(Manhattan)

1970年代開始創作的伍迪‧艾倫,在電影圈中逐漸樹立自己的風格:72年的《性愛寶典》(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73年的《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75年的《愛與死》(Love and Death)78年的《安妮霍爾》(Annie Hall)79年的《曼哈頓》……


伍迪艾倫是紐約的導演,但卻很少人將之視為「代表」美國的導演,或許他缺少美國導演需要的特質:票房與奧斯卡。

也或許他根本不在乎被票房和奧斯卡所青睞,1978年《安妮霍爾》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女主角獎,當洛杉磯的柯達劇院頒獎時,伍迪艾倫缺席了。同晚,他如往常般的在紐約一家酒吧之中,吹奏黑管。他的電影都是小小的賣座,可以支持他拍下一部。


導演生涯中,伍迪艾倫始終待在紐約,就我個人的偏見而言,那些伍迪艾倫離開紐約的作品都不是他的好作品。而詮釋紐約作品之中唯一以紐約為名的電影即是《曼哈頓》。

伍迪‧艾倫的紐約相當的狹隘,或許對他而言,曼哈頓才是紐約。而他的曼哈頓範圍也相當的小,他並不喜歡哈林區,也看不到搖滾樂手和嬉皮聚集的東村和格林威治。他的紐約是知識分子、中產階級、猶太人的紐約,不是暴力與黑暗的紐約、不是種族熔爐的紐約、也不是揮金如土和紙醉金迷的紐約。

理解伍迪艾倫的紐約,從1979年的《曼哈頓》即可以看出。在劇中,他本人飾演一個離婚的男子艾薩克,專門寫作喜劇劇本的編劇。雖然經手的節目廣告滿檔,但卻覺得這樣的工作毫無意義,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

電影開始了之後,逐漸勾勒出伍迪艾倫的紐約,一群從事知識活動的作家、編輯,欣賞不同的藝術,追求知識,也同時尋求心理醫生安撫他們焦躁不安的心神。他們為性愛而焦慮、為中年而感到徬徨、為感情的分分合合而難過。


梅莉‧史翠普飾演其前妻,離婚的理由是因為愛上女同志,並且打算將感情故事書寫出版。書中將兩人的關係、性愛生活描寫的鉅細靡遺。書出版後大為暢銷,艾薩克對於這樣的中年生活感到無力。

離職後的艾薩克計畫寫一本關於紐約的書,並且找了一個十六歲的年輕女友,似乎想在她身上降低自己的中年焦慮。

然而,後來伍迪艾倫卻愛上了成熟的記者梅莉(黛安基頓飾),平日為報社撰寫影評和電影簡介,原本以為是個愚蠢、庸俗的女人,經過長談之後,艾薩克不僅愛上她,還將梅莉視為精神伴侶,拋棄她的小女友,投向梅莉的懷抱。
 

遺憾的是,梅莉無法忘情於有婦之夫的前男友艾魯,他同時也是艾薩克最好的朋友。梅莉離開艾薩克,使得艾薩克愛情與友情盡失。中年的男子,沒有工作、沒有愛情、沒有家庭,只有一本還沒寫完的書,一個無法保證的未來……

伍迪艾倫的書,開頭第一章即是電影《曼哈頓》的開場白:

He adored New York City
He romanticized it all out of proportion.
To him, no matter what the season was, this was still a town that existed…
in black and white and pulsated to the great tunes of George Gershwin.
……

他熱愛紐約
將其過分的浪漫化
對他而言,這座城市無論何時,
都反應在蓋西文的爵士旋律中
……

He was as tough and romantic as the city he loved.
Behind his black-rimmed glasses was the coiled sexual power of a jungle cat.
New York was his town.
And it always would be.

他就是紐約堅強與浪漫的化身
黑邊眼鏡下,是他叢林豹般的魅力
紐約是他的城市
一座永遠屬於他的城市。
…....


伍迪艾倫的紐約就是他自己,《安妮霍爾》所說的是他和黛安基頓從相識、同居到分手的故事,而其後的《曼哈頓》則是分手後的心情轉折。

透過曼哈頓,他記錄自己的生命,在鏡頭前向觀眾剖析自己的內在,他懷疑一切真理,懷疑感情的長久,似乎在虛無的氛圍中,他還帶著一點渺茫的信心,如同電影《曼哈頓》最後:伍迪‧艾倫跑了兩個小時,想挽回前女友的心,希望她不要到倫敦留學,但她的女友說:「只是半年而已,一點都不長,耐心等待吧!要對人有點信心,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