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是一本甚麼樣的書呢?

在《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上連載了〈吃的文化史〉將近一年,受到不少朋友的關注,這本新書與網路版有甚麼不同呢?或者說,當初為什麼開始寫這樣的專欄,背後與時下介紹餐廳、美食的書有甚麼不同呢?
 
新書當中的〈日式豬排飯的發明與進化〉、〈和牛與鐵板燒〉、〈握壽司的藝術〉……等都是以往在《故事》網站中寫過的,新書中加進了新的內容。其餘超過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為了這本新書而寫,讓整本書更加完整、豐富。
 
書當然是要買回家看才知道其中的內容,但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我將寫這本書背後的想法說明一下。
 
如果只用一句話說明這本書,我會說《和食古早味》是一本「從台灣出發的味覺旅行」。相信看完這句話之後,還是不知所以然吧(所以還是得買書才知道這句話的真諦)! 我先從台灣近幾年的黑心食品開始講起好了。
黑心食品與日本料理之間究竟有甚麼關係呢?
 
黑心食品

總統大選即將到來,不同的候選人分別提出各自的政見,不管是支持哪一方、哪一種顏色,所有的台灣人都得面對的問題:就是「吃」。
 
飲食是每個台灣人無法避免的問題,無分藍綠、無分黨派,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台灣一向自詡為「美食王國」,各式各樣的小吃、各國料理在台灣都吃得到,對於島民而言,厭倦於政治的惡鬥,政府對於房價高漲提不出解決的辦法、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發洩生活的苦悶,透過吃來滿足自己的身體。
然而,「吃」對於台灣人而言也成為一種恐懼、一種無名毒。近幾年來的食安問題,從醬油、芝麻油、餿水油,黑心茶葉、黑心皮蛋、黑心海帶、黑心牛奶……等。我們以為台灣最美的是善良純樸的人心、是樸實的生活態度,但是,這些販買黑心食品的,都是台灣人。
 
對於「黑心食品」,我不是營養學家,也沒有化學常識,無法告訴讀者甚麼東西吃進身體會有甚麼樣的反應,也不知道那些看不懂的食品標示是甚麼東西。
 
我不認為每個食物、原料都需要科學的分析、化學的檢驗。我想找尋的是飲食的文化與傳統,而這些文化是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的,不需要背誦一些化學名詞、也不需要化學實驗室就可以了解的。
 
在自己的文化中難以瞭解的問題,透過比較,我們就可以瞭解其中的差異。《和食的古早味》就是一本從台灣出發的飲食民族誌、透過「吃的文化」和歷史理解飲食傳統的差異,瞭解日本的飲食文化中如何看待「吃」的問題。
 
日本的例子
 
黑心食品的例子,日本也曾經發生過,而且不只一件。最近幾件讓我注意到的食安問題是麥當勞和雪印。
日本的麥當勞由於過去幾年被民眾發現中國來的過期雞肉,從薯條中發現人工牙齒、在霜淇淋中發現有異物……等,負面的新聞讓民眾對於麥當勞的信心喪失,去年麥當勞收掉了將近一百三十間,透過民間的力量,讓麥當勞不得不徹底改變形象。
 
2000年雪印的例子也是一例,製作牛奶的生乳,由於停電三小時的關係產生毒素。雪印的廠家認為只要再度殺菌就可以了,但是產生的毒素讓日本關西地區超過一萬五千名的民眾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食安風暴之後,雪印的所有乳製品遭到民眾抵制,最後讓雪印宣布破產。
反觀島國台灣,我也好希望所有的不肖廠商、所有讓民眾吃下有毒物質的商家破產。但是,日本能,台灣卻不能。由於頂新的食安問題,旗下的品牌遭到抵制,最近卻又在市場上買氣回升,也沒有得到該有的法律制裁。
 
我不否認全世界都有黑心食品的廠家,商人為了利益,降低食材的成本以獲取最大的利潤,進而生產對人體有害的食品。但是,台灣民眾為什麼那麼健忘呢?還是我們根本不在乎呢?為什麼會不在乎?
 
從黑心食品的對應方式,我開始思考飲食的問題,我們是否該從不一樣的角度思考飲食。飲食不只是「吃」而已、不只是餵飽而已,不只是找餐廳,背後的文化和傳統其實也決定了我們面對飲食危機的方式。
 
在《和食古早味》中,我走訪日本各地,從山上到海洋、從城市到鄉村、從產地到餐廳,進而透過閱讀理解飲食的歷史和文化,所以這也是一本穿越時間,從歷史、傳統了解飲食文化形成的書。
從台灣出發,關心飲食,也關心背後的文化,期望在日本料理的修業旅行之中,能夠看到台灣飲食文化的問題。
 
當然,除了瞭解飲食文化和歷史之外,我也很希望各位在書中閱讀到料理的美好與美感,進而享受食物帶來的感動。
 
下一篇中,我將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來幫各為導讀《和食古早味》這本書。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胡川安,〈成都天府廣場2010年出土之〈裴君碑〉譯注〉,《史原》復刊第六期(2015: 9): 211-231。

我必須承認一點的是:看書對於我而言,不管是英文、日文還是中文的書,閱讀的速度都還算快,寫起摘要和書評(投稿了六篇學術書評還沒有退稿的經驗,也沒甚麼需要修改之處)也挺頭頭是道的。
 
但是,缺乏耐性可能是一個最大的毛病,所以那些要花時間慢慢啃的史料,像是秦簡、漢簡或是漢碑,對我而言是極大的挑戰。
 
自己論文中需要的史料,尤其是第一手發掘的材料,就得自己仔細讀。成都天府廣場2010年所發掘的〈裴君碑〉和〈李君碑〉就是博士論文當中需要使用的材料。
 
瞭解碑文是一回事,但是要從碑文理解歷史又是一回事,像我還要把碑文翻成英文就是更痛苦的事了!
 
除了土法煉鋼也沒辦法了,我使用的方法就是把碑上的每個異體字、典故查清楚,然後先嘗試著翻成白話中文。由於不知道自己翻得是否正確,後來就投稿到《史原》的「史料譯注」單元,麻煩審稿者和編輯幫我讀一下。
 
如果有錯不能刊登,就拿回來再改;如果沒錯,得以刊登,博論當中就用自己的翻譯,加個註腳就無需在後面放一大串的譯註。
 
一個字一個字讀史料,讀完兩篇上千字的碑,真的是比讀十本英文書還來得累!

感謝《史原》提供這樣的園地,也感謝校對者。

[全文下載]:

胡川安,〈成都天府廣場2010年出土之〈裴君碑〉譯注〉,《史原》復刊第六期(2015: 9): 211-231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九十歲漢學家的歷史小說:《吳丙: 從農夫之子到縣令》

 

這篇小文章可以算是翻譯此書的譯前記,明年出版之後再來寫個譯後記。

版權洽談的全球流動


2012年透過博士資格考的機會,有機會閱讀到:漢學家魯惟一(Michael Loewe)的新作,年逾九十歲的漢學家最新扛鼎力作《吳丙:從農夫之子到縣令》(暫譯) (Bing: From Farmer’s Son to Magistrate in Han China)。

一生著作不輟的秦漢史大師,最新的作品不是學術的專書,而以小說的方式呈現,具體而微且深入淺出地展現出漢代的社會和文化。

 

考完資格考之後,我便有翻譯這本書的念頭,試譯了一章,寄給了台灣的某大出版社,沒有消息。但是,我仍然相信這本書絕對有出成中文版的價值。
 
2013年夏天我到東京開會,結識了北京大學的教授陳侃理和復旦大學的徐沖教授,跟他們談起了此書,兩位古代史專業的老師也希望將這本書介紹給中國的讀者。

徐沖老師先跟我介紹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然而因為上海古籍想要取得無償的中文版,出版社不同意便作罷。其後過了一年,我已逐漸淡忘,沒想到北大的陳侃理老師仍然掛心此事,在餐敘的場合向北京三聯的編輯提及。

 
三聯的態度十分積極,不僅想要出版此書,還願意出資談下版權。然而,本書雖然出版地在美國,版權商卻在義大利。幾經談判(談判內幕也不大適合公開! ),最後在法蘭克福的書展簽下此書,三聯書店也委由我翻譯此書。
 
一個英國的作者、加拿大的台灣譯者,洽談版權的經過從台北、東京、上海、北京,談到義大利的出版商,最後在法蘭克福簽約,歷時兩年,終於讓我可以翻譯此書了,希望明年有希望跟華文世界的讀者見面。

魯惟一

魯惟一為國際知名的漢學大師,1963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後任職於劍橋大學至1990年,現為劍橋大學的榮譽教授,一生的研究集中在秦漢的歷史,代表性著作有《漢代的行政記錄》、《漢代的信仰、生活與理性》,這兩本書的中文版已分別由廣西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翻譯成中文且出版。魯惟一尚主編《劍橋中國史‧秦漢卷》和《劍橋中國古代史》,兩部西方學界對於中國古代歷史研究的結晶。

在我當研究生的日子,魯惟一先生的作品已經不只是一般性的參考著作,而是聖經般的存在。在他所有的出版物中,我最想翻譯的就是這本《吳丙》,一個歷史學家寫了一輩子的學術作品,在九十多歲時寫了一本小說,它的特殊性可想而知。

本書的特殊性

時間的設定在公元前七十年,漢代成立之後的一個世紀,一個在中國北方農村長大的小孩,一個農夫之子,從小面對日復一日的農忙,他想有朝一日要離開這種生活,期待人生與自己的父親不一樣。丙作為農夫的第二個兒子無法繼承家業,只能自己尋求出路,帶著一點智慧、毅力與運氣,丙的人生雖然有坎坷,但總是能過關斬將,平步青雲,從農夫之子做到一個縣的父母官;從目不識丁到處理繁雜的公文書。
丙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在歷史上並不是不存在,魯惟一尋求一種可能的人生類型,透過嚴密的史料考證,同時結合傳統文獻與近來發掘出來的考古文書,重建一個人的生活史。
 
透過丙,可以瞭解漢代一般人的生活,在農村當中的普羅大眾,他們兩三年才有一次機會到市鎮看看這個世界;因為國家的徭役制度,南方的人才有可能到京城長安或到北方的邊境戍衛國家;因為往來各地的商人,貨物的流通與經濟的命脈才得以打通;因為開始了用人唯才的制度,即使一介平民,也能慢慢地從社會的底層得到晉升的機會。
 
魯惟一的通俗小說,雖然文字簡單,但只有浸淫於大量史料中的大師才能如此舉重若輕,厚積而薄發,打破了歷史枯燥的一般印象,在丙的故事中,我們看到栩栩如生的故事,一個在歷史中的普羅大眾。
 
由於大家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都處在帝王將相的愛恨情仇與稗官野史,或是稍嫌枯燥的制度史,本書透過一個虛構的人物,來自農村、出身貧微,憑著自己的努力而晉身到政府的中高階層,將歷史描繪得栩栩如生。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生日快樂!


謝謝大家的祝福!

今年的生日很特別,馬英九和習近平在新加坡遙祝我的生日。甚麼日子不選,偏偏選在這一天,以後回顧「歷史上的今日」時,除了我的生日以外,就得跟「馬習會」放在一起了。
 
當然,上面的也只是玩笑話。今年的生日離開蒙特婁,回台一趟,從太太懷孕中期之後,我就留在加拿大,超過半年以上沒出境,已經是我留在加拿大境內最久的一次了。
 
過去的一年相當忙碌,人生和工作都有了不同的變化。去年是父親往生後的第一個生日,今年則是我當父親的第一個生日。
 
太太懷孕三十周就破水,兒子不到32周就出生了。一開始是太太破水,我整天在醫院陪伴著她,希望她的心情能夠穩定。
小孩出生後,由於週數、體重不夠,只能待在新生兒的加護病房。那時我一邊幫太太坐月子;一邊往來醫院和家裡之間,看望新生的兒子。本來只有1500公克、體重過輕的小寶貝,現在已經將近七公斤,醫生和護士都無法相信,只能說我和太太的照顧過程:Perfect!
 
在太太生產完後的那一陣子,為了她日後的健康,從頭到尾,整套的月子餐和照護都是由我一手打理。在那一個月中,我單單純純的希望她在床上好好的休息。做完月子,太太的身體感覺比以前更為的健康,也能用新的身體面對新的生命。
 
我們在海外,沒有家人能夠幫我分擔,從坐月子到帶小孩,餵母乳,都是我和太太自己摸索過來的。
 
除此之外,我也希望未來是我博士班的最後一年,離開蒙特婁前夕,將四章的論文初稿(總共六章)交給了老師,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學者,但是我相信自己所書寫的歷史、相信觀點的原創性、相信這是一個重要的看法、也相信自己可以走下去。
 
在忙碌的同時,過去的一年裡,我也寫了很多文章,在網路的專欄、在雜誌、在各式各樣不同的媒體,這些文章反映了我的興趣、我對飲食文化的觀察。在《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中寫了專欄將近一年,也幸運的讓一些出版社的編輯與我聯絡。
我選擇了時報文化,編輯過程中,責任編輯從版權圖片的授權、改稿,到最後的成書,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我心目中理想的書、是一本可以代表我的書。
 
這一切,都是一年中的事。365天裡,可以自信的說,我沒有浪費時間,希望在未來的一年裡,我也能夠充實的過生活。
 
我感謝經過了這些,老天給了我一個健康的兒子。
我感謝我的兒子,他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豐富,也給予我們更多的快樂。
我感謝太太陪我走過這一切,辛苦的度過這一年。
我感謝我的媽媽和姐姐,媽媽需要照顧數百個喜憨兒,她相信我們的能力,可以度過這一切,也給了我需要的支援;姐姐總是在我需要的時候,以她的熱情幫我們解決許多麻煩。
我感謝所有幫助我的編輯和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