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空洞的市中心?皇居與東京

空洞的市中心?

羅蘭‧巴特在〈空洞的市中心〉中提到東京:

它的確有一個市中心,但這個中心卻是空的。整個都市圍繞著一個既禁閉且無人關注的地方,這個居所綠蔭掩蔽,護城河保護著它,天皇居住於此,無人看得見,也就是說,照字面來看,我們不知道誰住在裡面……[東京]的中心僅僅是個草率的概念,其存在不是為了炫耀權力,而是為了讓所有都市活動能夠去支撐那種空無的中心特性。

羅蘭‧巴特雖然擅長透過符號和概念認識世界,但對於東京的理解缺乏歷史和社會發展的面向,僅留在表面的層次。


皇居在東京的城市發展上,不是「空洞的」,而是填滿了各種想像在其中,盈滿著日本人對於國家、民族、天皇和歷史的記憶與象徵,並且透過這個空間的存在,在現實政治與傳統間不斷地拉扯、對話和妥協。

天皇在東京的住所

    現在天皇的住所稱為「皇居」,但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稱為「宮城」。從公元794年,天皇從奈良牽到京都,皇居都在目前的京都御所,超過一千年沒有改變。但江戶時代末期,當時提倡「大政復古」,要改變700年武士控制朝政的狀態,讓政治權力重新掌握到天皇的手上。

    明治天皇1868年決定遷都江戶,改名東京,作為京都的對照,皇居就設在以往的江戶城裡,隔年東京城也就稱為「皇城」。以往舊的江戶城裡,德川將軍還有隨行人員住在其中,生活居住空間都有。然而,1872年的大火將居住空間和庭院燒得大半,天皇只能在赤坂離宮中生活十年,招待外國人的空間則在明治時代所建的迎賓館。

    為了迎接新時代,天皇的新宮殿也有不同的想法,1888年所完成的新宮殿,所使用的金額將近四百萬日圓,佔當年度國家總預算的百分之五。採取的是「和洋折衷」,外面的宮殿,也就是接待外賓之處,日常用來宴會、舞會,格局是西式的宴會場,但天花板採用的是和風的花紋,並且裝飾日本傳統的漆工、金工和織物。內宮則是和風木造的平房,較符合天皇的生活型態。隨著明治新政府的成立,新的宮殿也落成,大量的行政機關設立在東京的霞之關,後來將天皇和附近的機關統稱為「宮城」。


   雖然明治天皇被認為是「神」,宮城必須保持神祕感和權威性,但宮城是可以透過申請加以參觀的,這多少是因為新的宮殿所花的金額太多,將近10%的建造費用是由民眾自發性的捐款而來。為了表示政府的感謝之意,透過參觀讓民眾知道他們的錢花在哪。除此之外,師範學校的學生、老師,或是貴族院和眾議院的議員、軍隊相關的人等都可以組團參觀。

    從明治時代到大正時代,參觀宮城的人數更多,政府多少是想要利用這樣的方法,讓不同地方來參觀的人,回到各地方後加以宣揚天皇的恩澤,並且達成宣傳的效果。然而,大正末期由於傳染病的問題,人來人往容易造成集體傳染,終止參觀宮城的活動。

    其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當時有所謂的「遙拜宮城」,「遙拜」是對神和佛的行為,對於宮城的遙拜是將天皇加以神格化,在日本不同地方的人,從朝鮮、滿州、台灣、東南亞,同樣的時間對著宮城的方向遙拜,成為當時帝國當中的共同習慣。


佔領下的皇居
  
    然而,即使是神的居所也會遭到轟炸,一九四五年東京大空襲,各地陷入一片火海,皇居也遭火勢的波及,明治時代所蓋的宮殿,幾乎全毀。同年八月,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結束了戰爭。皇居如何從廢墟走向戰後,不僅關係皇居所存在的空間,也關係到日本人在戰後如何看待天皇。

    如何定位天皇和皇居的空間象徵息息相關,戰後在美國佔領與主導下的日本,訂定了所謂的「和平憲法」,防止軍國主義的復辟。天皇在戰後的形象成為一個「文化的象徵」。相較於戰前的「神格化」,戰後的天皇也要跟著「民主化」,走親民的路線,爭取民眾的支持。

    戰爭結束不久,廢墟中的皇居尚未重建,就有相關的討論皇居是否該遷移?日本是否要遷都?首先從天皇的弟弟高松宮提出,認為首都可以遷到奈良,主要的原因是要回歸到古代,脫離明治時代軍國主義的形象,所以也有人提議回歸京都,遠離政治中心。

    還都京都的說法也有來自民間的人士,曾經擔任名古屋市長的小林橘川提出了所謂的「日本歷史的斷層」,想要回歸到近代以前的政治景觀,讓天皇成為象徵的存在,脫離東京的政治中心。小林橘川認為近代大日本帝國憲法制定後,成為窮兵黷武的國家,為了要返回以往的和平,必須遷都回京都。

    想要遷都的人士多半認為戰前的軍國主義並不是日本歷史的正常發展,返回京都可以讓天皇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徵,多半也認為日本近代的發展是錯誤的,必須懺悔。

文化和平國家的象徵

相較於遷都奈良或京都的說法,也有一派認為持續留在東京,這一派的立場主要和東京的復興計畫一起提出。戰後的隔年,東京都的復興計畫提出,將皇居也納入計畫中一起思考。將舊的皇居的一部分,規劃成公園,並且設立美術館、音樂廳和國家的劇院,讓皇居附近成為「文化和平國家」的象徵。

以往的皇居稱為「宮城」,讓人有過度的權威感,一般民眾無法親近。「城」多少象徵防禦和進攻的城堡,也有武士的感覺,隨著和平憲法的實施,皇居就是天皇的居所,將以往宮城的稱謂廢除。在新的體制下,將皇居周邊規劃成國民可以參與的場所,讓國民可以親近天皇。

隨著戰後東京的逐漸復原,天皇也增加更多與國民互動的機會,透過皇居的開放,讓國民得以親近皇室的生活。從1947年開始團體的參訪,隔年開放一般國民在特定的日子參訪。

參訪湧入大量的人潮,昭和23年的元旦和天長節都有超過三十萬人參賀,顯見作為象徵的天皇在國民心中還是有它的地位,並沒有因為戰爭的關係而改變,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天皇和皇居在戰後仍然有它的生命力,持續在日本社會維持著形象。

既然新憲法確立日本仍然維持著天皇制,而且國民也認為天皇作為國家象徵的存在, 在新的民主憲法下,皇室也不能高高在上,1958年明仁皇太子與正田美智子的結婚,是皇室歷史上第一次與平民的結婚,當時的媒體大加報導,並且造成狂熱,皇室成為國民心中所繫念的象徵。

皇居現址重建或遷移?

    既然國民仍然擁戴皇室,皇居就有必要再建設,因為國家重要的儀式都需要天皇,缺乏適合的場所無法維持這些儀式,需要保持的天皇和日本的尊嚴。建設新皇居時,在新的憲法架構下,為了要和民眾溝通,宮內廳也召開了很多次的公聽會,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贊成在東京修築皇居。其中最為激烈的是住宅公團的總裁加納久朗,提倡皇居要開放,認為是多餘的東西,是封建專制的象徵,在戰後的民主國家中是不適合的。

    從都市的發展角度來說,皇居對於東京的城市計畫也相當不利,坐落在城市的中央,道路、地鐵都必須繞道而行,最好將皇居遷離東京,遷離的地點也引發很多人討論,作家吉川英治覺得搬到多摩丘陵,有的認為到富士山麓,還有三浦半島、京都御所……等各式各樣的地點。

    然而,也有很多人反對皇居的遷移,像是西武鐵道的創辦人堤康次郎,道路公團的總裁岸道三都認為覺得皇居對於都市發展上沒有甚麼不良之處,而且如果覺得礙事就把皇居遷移,是不尊重日本的傳統和文化。

    一連串的討論下,皇居還是維持在原址。1960年,由丹下健三和村野藤吾等專家提供建議,他們認為明治時代的宮殿強調「威嚴主義」,不符合時代的精神,新的皇居必須符合日本天皇制的傳統,同時又要是現代建築,符合當下象徵天皇制的精神。


上皇要住哪?

    新的皇居完成於昭和43年,後來昭和天皇駕崩,現在的明仁天皇居住於其中,然而,年事已高的天皇在最近丟下了一顆震撼彈,因為身體的關係,無法履行天皇的義務,表明生前退位的意願。今年日本參議院通過特別法,允許明仁天皇退位,由皇太子繼位,現任天皇將稱為「上皇」。

      兩個天皇都要住在皇居當中嗎?引發日本民眾的熱議,京都的民眾也很關心,有意邀請「上皇」至京都,京都市長門川大作最近提出「雙京構想」,希望將皇室的部分成員遷至京都,皇室的典禮和活動可以在京都舉行。

    退位的天皇不一定會搬到京都,但由此可以看出,皇居的象徵牽動到整個國家的文化與傳統,還有日本人對於歷史的想像。不管是過去神格化的天皇,或是現在民主化的天皇,東京的皇居不是羅蘭‧巴特所說的「空洞」。相反的,皇居充滿著太多的想像和記憶,也乘載著過多的歷史。既要有象徵民主化時代的皇室,同時有著過去軍國主義遺留下來的歷史,這家人除了家庭關係必須展示在大眾之前,還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同時顧及日本國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