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送給太太的生日禮物………

東、西方的差異

英國王妃凱特生下了小公主,十小時之後就光鮮亮麗的出來和大眾見面。
 
在台灣的媒體和網路上,網民的想法是:「英國人難道不需要坐月子!坐月子難道是種族上的差異嗎?」另外的看法則說:「日本人也不需要坐月子,難道是華人的女性太過嬌寵!」

關於坐月子的族群差異或是種族論述有點近乎不同信仰的爭論,反正我是信了坐月子對太太好的這一種想法。
蒙特婁並不是華人相當多的城市,相關月子食材也不多,而且我們有時也不相信從中國進口(台灣來的也不大能信了!)而來的中藥。
 
太太在30周時羊水破了,之後住進醫院觀察了兩個星期,羊水流光了,我的兒子提前出生了。
 
生命的來臨總是讓我們措手不及,我們以為已經做好了準備,卻總是還有一些事是我們無法預期的。
 
雖然無法從容的面對生命的來臨,但我們齊心協力,一起思考生命的變局。
 
太太臥床時,我們就開始計畫隨時而來的生產,以及生產之後的問題。不管胎兒的健康如何,太太的身體總是要顧好,於是我們一起討論坐月子的菜單,從材料、煮法、藥材……等,一直到每日菜單的設計。
 
搭配蒙特婁當地的食物,希望太太能夠得到充分的養分與進補。食材的肉類和蔬菜從蒙特婁周邊的農家,挑選有機方式飼養和種植的農作物與家畜,算好重量之後請他們宅配。
 
菜單的設計太太從懷孕的初期就已經開始計畫,網路和市面上充斥著坐月子的不同方法,瞭解了幾種不同的方式,選擇了一個自己相信且符合太太體質的月子菜單。
忙碌的一個月
 
太太剖腹後三天,醫生讓她回家休養,寶寶還在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之中。
 
來來回回於醫院之間,每天要到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看顧剛出生的兒子兩次,護士教我如何幫新生兒洗澡、換尿布、量體溫、餵奶……等,我觸摸著嬌小的身軀,深怕一不小心把他弄壞。
 
回家之後則要幫太太擠奶,漲奶的痛苦我無法承擔,但幾乎每隔三到四小時的擠奶,我都在旁幫忙。
 
除此之外,我想要讓太太在生產後的期間,生體和心理都能得到照顧。
 
生活在異地他鄉,坐月子沒有月子中心,也沒有長輩可以幫忙,一邊看顧剛出生的兒子、一邊回家幫太太坐月子。
 
我答應太太,兒子出生之後,我們不僅有一個新生命,我也會給她一個新的身體。
 
月子餐
 
整體來說,月子餐的重點或許就在「水」吧!水煮、湯熬,很少炒、炸的部分,少油、無鹽,使懷孕過程之中多餘的水分可以排出。
四周的月子餐,第一周的重點在將生產完之後子宮的惡露排除,使子宮機能回復;第二周的重點則是促進新陳代謝,使得體力能夠漸漸地恢復;三、四周則是透過相關的食物增進體力,並且為之後正常的生活培養體力。
 
一般主張一、二周時不能太「補」,主要是考慮到產後虛弱的體質「虛不受補」,過度的「補」反而適得其反;三、四周體力較為恢復之後才大「補」,有點趁勝追擊的感覺。
 
由於太太是剖腹產,鱸魚對於復原的傷口最有效,第一、二周經常煮的菜就是鱸魚,剛好遇到夏季鱸魚的產季,上超市買的時候,大尾新鮮的鱸魚就成為太太復原傷口最好的食物。這兩周上的菜還包含豬肝、杜仲腰花、十全大補尾椎骨湯……等。
第三、四周惡露快要排光,開始大補。這兩周的重點就是麻油雞,需要大量的米酒和麻油。在台灣我不大吃麻油雞,因為不喜歡公賣局紅標米酒嗆嗆的味道,所以在使用米酒的時候,我選擇了月桂冠。
 
家裡附近的酒商剛好有月桂冠,1.5公升的月桂冠大概台幣五百多元,價錢還不錯;麻油則使用我在日本選的京都手工芝麻油,使用這兩種材料所煮出來的麻油雞和台灣吃的味道大不同,是我喜歡的清淡、甘甜滋味。
產後哺乳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香菇花生燉豬腳據說是發奶的聖品。香菇是表嫂從原住民部落所取得,上次回台灣順便帶回來。燉豬腳可是門功夫,如何讓豬腳入味又軟嫩,可是花了我一些時間。
雖然月子餐要「補」,但在調味上卻相當清淡,鹽會使產後容易水腫、油也不容易消化,所以我一律不使用油和鹽。基本上好的食材是不大需要調味的,尤其是肉類,本身就具有鹽份,讓自身的味道成為調味的一部分。

主食的部分則是紅豆飯、黃豆飯交替。紅豆飯其實並不好煮,要讓紅豆沒有澀味,又要讓煮出來的紅豆粒粒分明,而且飯之中浸染了紅豆的味道與香氣。

不知道是我煮的菜好吃、或是太太賞光,每天都把煮出來的東西吃完。由於寶寶還在加護病房,太太偶爾心情會低落,透過我的料理,我希望她能得到休息,並且在心情上保持積極,迎接回家之後的寶寶。

具有心意的月子餐

現在很多人都花個錢上月子中心,花錢了事,但是沒有了解月子中心的食材,或是坐月子的原因。
 
透過自己的方式理解月子餐的做法,和太太溝通討論每一道菜,按照個人鹹淡濃厚的滋味再加以修正。對於我來說,坐月子餐不只是幫太太煮飯而已,而是增進溝通、了解彼此心意的一種方法。
 
我常常跟太太說,透過我的料理,喝下這碗湯、吃下這塊肉,經過妳的體內,成為餵養兒子的乳汁,食物將我們三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當妳生日的這天,月子也做完了,整套的月子餐是我送妳的生日禮物;妳生下了我們的寶貝,則是上天送給我們彼此的禮物。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生命的驚喜

早期破水
 
懷孕三十周的太太,深夜羊水突然破了,夜用型的衛生棉都換了幾張仍然持續流出,我們緊張地趕赴醫院。
 
醫生做了一些檢查,幸好太太的子宮還沒有收縮地很嚴重,破水的狀況也有減緩。從超音破看來,小寶貝在肚子裡還有足夠的水分,看他游來游去,似乎還沒有急著出來。
 
不過,太太似乎得在醫院臥床到寶寶出生了。
 
太太臥床的這段期間,同房的有講法文的魁北克人,也有講西班牙文的墨西哥人,也有不知道講甚麼話的人。她們都是早期破水、必須臥床的產婦。
有些人不過二十多歲、有些則是生過兩胎的黑人媽媽,早期破水似乎沒有甚麼原因,或許只是小寶寶想早點到這個世上吧!

同房的墨西哥人34周破水被推出去剖腹了;同房的魁北克人20周進來,27周水流光了也去剖腹了。太太31周第6天,水流光,胎兒頭上腳下,也去剖腹了。

ICUNICU

人生當中我走進加護病房兩次,一次是ICU;一次是NICU(新生兒加護病房),不到一年的時間,前者我見證了死亡,後者我見證了生命。
三個不同文化、語言的產婦,新生兒都送到了加護病房。
 
去年父親臨終前,我也每天到加護病房探望,直到儀器上的指針歸於一條直線。父親的出院是人生的結束、我的兒子則是人生的開始……
 
是不是每個新生兒都能從加護病房出來呢?
 
也不一定,我曾經在病房門口,看到醫生對著一對夫妻輕聲解釋,輕拍著他們,夫妻倆的眼淚流下。
 
闖關的小勇士

新生兒加護病房宛如大地遊戲,每一關都走完才能回家。一走進去算是重災區,每一床都有一個護士,其中有些胎兒過小,器官尚未發展健全,孱弱的身體在保溫箱中,插著維生的設備。
 
一開始,我的兒子也在這一區。
 
可以撐過的就會走到下一關,大約出生一個星期之後,我習慣性地走到他的位置,發現不是我的兒子,焦急地問了護士,他說狀況比較好,移到另外一邊了。
 
雖說狀況比較好,但年紀尚小,一般嬰兒這個時候還在媽媽的肚子之中吧!

在這一區,他已經可以自己呼吸了,只是吞嚥和反射的神經尚未發展完全,食物(母奶)還得透過管子流進胃中。雖然說胎兒本身還沒有發展出嘔吐的反應,但是看著管子插進去,還是充滿了不忍。
 
有時走進去,看到胎兒照著強光,問起護士,她說因為新生兒黃疸。本來出生一千七百克的身體,由於「生理性脫水」,又少了10%,感覺又小了一點。頭本來就比我的手掌還小,再度變瘦的身軀,悲傷的心情總是難以暫時平復。
 
太太雖然想來看,但我建議在家休息坐月子,畢竟看到自己肚裡的兒子變小且照著強光,總會胡思亂想、影響剖腹後的情緒吧!
 
從醫院搭上公車回家,心理總是有著無以言喻的情緒,也得回家安慰太太,告訴她寶寶今天也很努力地想要生存下來。
 
十天過後,胎兒的體重回到出生時的重量,早上再到醫院時又發現自己的兒子不見了,原來又被移到另外一區最輕度的穩定區。
 
護士說一切情況都很好,可以自己吸吮、吞嚥、呼吸正常,只要到2100、滿35周就可以回家了。原來這些自然的反射,都是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的,每一天的進步似乎對於我們都是一種驚喜。
 
我拿著奶瓶餵著小寶貝,他努力且大口的吸著奶水,35ml不到十分鐘就吃完了,護士覺得相當不可思議,隔壁34周剖腹的胎兒也沒吃這麼快。小寶貝似乎想要把早產的體重努力補回來,每天都很努力的長大。

到了這一區,我也鼓勵太太到醫院看寶貝。胎兒每天似乎都大一點,有時一天可以長到60;有時30
 
每天來來回回,我等待著、看著小小的身體、臉蛋漸漸變大。
 
年輕人們
去年富士電視台的日劇《年輕人們》,重拍1966年的腳本,雖然有大卡司的演員陣容,但收視卻不如預期,評論說散發著濃濃懷舊感的「昭和氣」。劇中妻夫木聰和蒼井優飾演夫妻,胎兒在20幾周早產,也送進了NICU

劇中呈現一種溫情的懷舊說教,醫生斥責妻夫木聰:「這麼小的胎兒都想活下去了,你們怎麼可以不努力呢?」有點陳腔濫調的說法,但看著自己的小寶貝,這種感覺自然地就會升起。
 
或許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缺乏懷舊式的溫情吧!年輕人們畏懼感情、畏懼關係、畏懼生小孩。
 
當然不是說進入婚姻、生小孩就是理所當然的義務,而是在這個時代,這變成大家所厭倦、害怕、逃避的價值。或許新與舊的價值不是矛盾、衝突,而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
 
最近常想起《年輕人們》的歌曲旋律:

若者たち
 
君の行く道は はてしなく遠い   你走的這條路 遙遙無止盡
だのに なぜ 歯をくいしばり   然而 為什麼 卻只是咬緊牙關
君は行くのか そんなにしてまで  你要走下去嗎? 就這樣繼續下去

君のあの人は 今はもういない   你的那個人 如今也不在了
だのに なぜ なにを探して    然而 為什麼 還在尋找著什麼
君は行くのか あてもないのに   你要走下去嗎? 就算前途茫然

君の行く道は 希望へとつづく   你走的這條路 一直朝向著希望
空に また 陽が昇るとき     當天空再次昇起太陽時
若者はまた 歩きはじめる     年輕人將會 再次闊步向前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加拿大:租屋比買屋更像家

《世界公民島》有一個主題World Mentality『什麼是合理』專欄。邀請台灣在世界不同國家的青年,各就所屬國家的情況做分享,六月號的題目是青年買房問題。

在台北,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幾乎已經是無解的現象,也有專家預言這甚至是30年以內都沒辦法改善的狀況。澳洲,英國等國家也面臨相同的問題,且狀況不見得比台灣好。

這期的World Mentality專欄,聚焦在青年買房這個議題,呈現各國人民對 Proper Living 的態度。

我雖然在加拿大沒法買房,對這個問題的想法也不全面,但就一個租房的新移民來看這個國家。
加拿大:租屋比買屋更像家
/ 胡川安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候選人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四月份做了一項調查,加拿大25歲到45歲的世代為「被擠壓的一代」(Generation Squeezed)。由於房價高漲,加上年輕人失業率高,所以無法負擔房價。

從台灣、香港、中國、韓國、英國似乎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問題,UBC的這份報告只是在全世界一片哀鴻聲中增添另一個註腳嗎?在一片的悲觀聲之中,我們如何思考加拿大與其他國家的差異?

房貸率比台灣低10%

相較於台灣的年輕人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起一間房,而且房貸佔所得的六成以上,加拿大的年輕人似乎運氣較好。

加拿大的一間獨棟的房子大約40萬加幣上下(一千萬台幣左右),換算他們的平均所得,房貸的比例相對於所得在40%45%之間,比起台灣還是相對低很多。

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尋求父母的協助也是一種方法,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加拿大年輕人買房尋求父母的協助。由於父母親的房貸大部分都還完了,因此就算幫兒女付貸款,也只需要犧牲幾次海外的旅遊,而非他們的退休金。

和父母住也成為加拿大年輕人的選擇,以我多數朋友為例,為了省下租金回家與父母同住,也是常見的現象。

在多倫多和溫哥華等大城市房價偏高的地方,年輕人傾向住在市中心的公寓,這樣不僅較能負擔房貸,也能為將來換房做準備。

房屋稅高到可以買另一棟房

UBC的報告也指出上一代由於運氣好,遇上房價高漲,所以累積了財富,並不是年輕世代的問題,政府必須透過政策幫助年輕世代。

對於政府而言,則是以房產稅抑制。由於每年要繳交的房產稅相當高,所以如果三十歲的人買房,終老時所付的房屋稅也足以再買另外一棟房子了。因此,租房子也是另外的選擇。

我所住的公寓有不少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由於公寓的生活機能方便,超市、餐廳、電影院、洗衣店一應俱全,冬天在公共空間都有暖氣供應,加上加拿大對於租房的保障,老人們覺得待在公寓終老也是很好的選擇。

加拿大的「社會安全網」

從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指出金融海嘯過後,全球的貧富差距過大、財富向兩極化靠攏。但在所有先進國家之中,加拿大的中產階級成為全球最富裕的一群。

所有事情都是比較出來的。加拿大「被擠壓的一代」雖然無法像上一代負擔房價,但是,由於加拿大政府傾向福利國家的政策,在其他的補助上也比其他國家充裕。

比如說大學的學費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育兒津貼、全民健保、托兒補助……等社會安全網,也使得加拿大的年輕人較其他國家輕鬆。

房價對於加拿大的年輕人而言當然是個問題,但是由於政府的福利政策與稅制,相較於其他的國家,或許情況沒那麼糟!

訂閱雜誌:

http://www.kingstone.com.tw/mag/book_page.asp?kmcode=2070710160408&lid=mag_class2_list&actid=magclass&RID=C6030825-u2547219994-v251444

全文連結:

http://www.wisland.cc/Main.php?stat=a_mgu9ggg&mid=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