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我所參加的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
從1980年開始,當時在台北的中央研究院開了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主要的目的有三:一為弘揚中華文化;二為促進漢學研究;三為加強學術交流。在1986年與2000年分別召開第二次與第三次的會議,除了延續本身的傳統,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整體的漢學情況隨之改變,學者關注的主題也與以往不同,台灣在「漢學」的領域中還能扮演甚麼角色?台灣還有弘揚「中華」文化的必要性嗎?所以第四次國際漢學會議的宗旨也與以往不同了,這次除了「嘗試打破學科的畛域,甚至企圖跨越『中華』文化的範疇和傳統『漢學』的疆界。」「中華」與「漢學」都必須加上引號,而不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從六月二十到六月二十二會議的進行,不以學科分組,而是針對27個議題,分成69個專題研討會進行學術討論。
我參加的主題是「古代庶民社會」,在這個主題下共有六場發表會,從六月二十到六月二十一共兩天,每場發表由兩位論文發表人發表,兩位評論人評論,外加一場主題演講。中央研究院的杜正勝院士為主題演講的發表人,論文發表人有中央研究院的邢義田、蒲慕州和劉增貴、成功大學的王健文、日本京都大學富谷至、日本東北學院大學的下倉涉、日本東洋文庫的籾山明,McGill大學的Robin Yates,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的馬怡、北京清華大學的侯旭東和中國人民大學的王子今,為期兩天的論文發表,時代的斷限主要為秦漢,其後還有綜合討論。
第一天的第一場由杜正勝老師開始的主題演講,講題為〈帝制初期基層社會所見中國文化的本質〉,這應該是杜老師在為期八年的公職生涯(2000-2008)後,再度動筆書寫關於中國古代史的文章。杜老師的文章一向具有生命力,以前其所出版的《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和《古代社會與國家》,對於中國古代社會史做出一個整體且有機的解釋。按照他的想法,《編戶齊民》研究了中國社會的基本結構,這個結構只是「骨骼」。然而,對於政治、經濟和心態背後的「文化本質」,即各個現象彼此間的共通性,文化深層的連結性,杜老師稱之為歷史的「血肉」,雖然有些模糊,卻真實的存在。而杜老師所謂的「根本」究竟是甚麼呢?其所謂的「文化本質」並不是指上層知識分子或是帝王將相的「文化」;相對的,這個本質應該在下層社會當中尋求,只有在群眾當中所理解的歷史,才能尋求到中國文化的「根本」。
第一天庶民社會所包含的題目,包括劉增貴的〈漢代葬俗中的時日信仰〉、Robin Yates的〈從新出版的里耶秦簡看秦代的地方組織〉和侯旭東的〈長沙走馬樓吳簡“嘉禾六年(廣成鄉)弦里吏民人名年紀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紀江南鄉里社會管理一瞥〉。在中華文化中最為特別的即是庶民社會的養生送死都與時日信仰有關,時日信仰即是數術和方技等,在何時該做甚麼或是不該做甚麼事,背後牽涉到一套知識系統與心態;與庶民社會有關的除了生命的周期,在此之外的就是面對政府的管制,地方社會的組織與管理系統牽涉到了國家如何動員人力與徵稅,國家如何在地方上展現權力、貫徹統治。
第二天的主題包括蒲慕州的〈漢代之信仰、想像與幸福之追求〉、王健文的〈「萬里同風」--帝制中國初期「移風易俗」的歷史意義〉、邢義田的〈秦漢平民的讀寫能力—史料解讀篇之一〉、富谷至的〈庶民識字能力與文字傳達的效用〉、籾山明的〈漢代結僤習俗考〉與王子今的〈秦漢基層社會單元 “里” 的結構與功能〉,從這幾篇論文而言,論述的的層面較第一天更加豐富,古代基層社會的的組織是了解社會的基礎,秦漢帝國轄下的區域如此龐大,社會組織的差異和行政管理的控制也各不相同,王子今和籾山明更細緻的分析基層社會的多樣性。
王健文從一個較為宏觀的視野理解帝國管理風俗的政策,對於秦漢帝國的中央而言,管理帝國各地的文化、習俗,將有礙於帝國統治的文化掃除,以利帝國的運作順暢,然而,中心的企圖也只是統治者的野心,不可能有實現的一天。
邢義田和富谷至同時注意到了古代讀寫能力的問題,在沒有普及教育之前,古代的庶民如何習字,透過甚麼管道,文字在古代不只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更重要的功用在於管理庶民,唯有透過大量的行政文書,才可以有效的紀錄帝國的資源與人力,而這些能夠書寫的官吏,透過甚麼方式學得文字,對於不識字的庶民大眾們,文字有甚麼功用?
對於上面的議題,我都感到興趣,了解歷史不僅從自己所知的出發,還有從不同的方向,才能更為全面的認識到古代社會的特質。從第一天的場次之中,我所關心的問題一直在於地方差異的問題,即使在當代,中國各地的文化的差異相當龐大,何況在古代交通不易、溝通困難的時候,帝國的整合是透過甚麼方式傳播一個共同性的文化?
或許我們也可以換個方式問:為什麼需要帝國?帝國對於庶民而言是需要的嗎?如果中國不在同一種體制下,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嗎?
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4會議室
6/20
09:00 - 09:30 開幕典禮(人文社會科學館三樓國際會議廳)
09:30 - 10:10 開幕演講 王汎森
(人文社會科學館三樓國際會議廳)
10:10 - 10:30 休息
10:30 - 12:20 古代庶民社會─ 主題演講 杜正勝
〈帝制初期基層社會所見中國文化的本質〉
主持人:邢義田 劉增貴
12:20 - 13:50 午餐
13:50 - 15:40 古代庶民社會I
主持人:Robin Yates(葉山)
發表人:劉增貴 〈漢代葬俗中的時日信仰〉
發表人:下倉涉 (Wataru SHIMOKURA)〈東漢建初四年「序寧簡」考釋〉
15:40 - 16:00 休息
16:00 - 17:50 古代庶民社會II
主持人:王健文
發表人:Robin Yates(葉山) 〈從新出版的里耶秦簡看秦代的地方組織〉
發表人:侯旭東 (Xudong Hou)
〈長沙走馬樓吳簡“嘉禾六年(廣成鄉)弦里吏民人名年紀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紀江南鄉里社會管理一瞥〉
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4會議室
6/21
08:50 - 10:10 古代庶民社會III
主持人:侯旭東
發表人:蒲慕州 (Mu-chou Poo) 〈漢代之信仰、想像與幸福之追求〉
發表人:王健文〈「萬里同風」--帝制中國初期「移風易俗」的歷史意義〉
10:10 - 10:30 休息
10:30 - 12:20 古代庶民社會IV
主持人:王子今
發表人:馬 怡〈漢代的麻布及相關問題探討〉
籾山明(Akira MOMIYAMA)〈漢代結僤習俗考〉
12:20 - 13:50 午餐
13:50 - 15:40 古代庶民社會V
主持人:籾山明(Akira MOMIYAMA)
發表人:邢義田 〈秦漢平民的讀寫能力—史料解讀篇之一〉
發表人:冨谷至 (Itaru TOMIYA)宣讀人:劉欣寧〈庶民識字能力與文字傳達的效用〉
15:40 - 16:00 休息
16:00 - 17:50 古代庶民社會VI
主持人:蒲慕州 (Mu-chou Poo)
發表人:王子今〈秦漢基層社會單元 “里” 的結構與功能〉
綜合討論
主持人:劉增貴、邢義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