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古都的玄關:京都車站與原廣司

共同夢想創造了所有聚落與城市,建設一群人共同擁有的夢想和心境,這就是所謂的共同幻想。如果共同的幻想相當強烈,即使是貧脊的土地,也可以看見人們為了生存而做的建設和努力。

有機會閱讀到原廣司的《聚落的100則啟示》(集落の教え100),宛如詩與哲學一般的文字,他所關心的不只是「用甚麼樣的屋頂、用甚麼樣的牆壁」這樣的問題而已,他關心的是更為整體性的概念與夢想。
原廣司在1964年獲得東京大學的建築學博士,從1969年到1997年一直在東京大學任教,任教的同時,也在世界各地進行聚落的調查,走過西非、北非、東歐、中東、印度和南美洲,訪查的對象是聚落中的形成、組織、土地和生活各個層面,他認為聚落是建築的原點,人無法脫離聚落而獨立生活。

一兩百年以來,以西方為主的建築傳統引領世界的建築概念,所以他跳離西歐與北美,尋找建築的其他可能。

原廣司不只是紙上談兵,而他的建築代表作,就是作為古都玄關的京都車站。

京都車站

每回到京都,從京都車站下來之後,往往訝異於其未來感的造型。作為千年古都的京都,大型的公共建築往往都成為眾人所關注的焦點。對於日本人而言,雖然京都已經不是天皇的居所,不是以往政治、經濟的中心,但是說起日本傳統、文化和歷史,京都則是不可忽略的存在,而作為古都玄關的車站,應該以甚麼姿態面對千年的歷史、面對日本人民的期待和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呢?

或許我們可以比較東京車站的狀況,在東京快速現代化時,日本人不是拆除東京火車站,蓋起更大、更新穎的車站,而是選擇在不破壞主體造型的狀況下,往地下發展。面對將近一百年的火車站,日本人選擇的是加強結構、並且努力使用原有的工法、原料和技術保存,東京持續保護與維修當初第一代蓋好的車站。

而京都,則有不一樣的發展策略。

京都從明治維新之後也投入現代化的進程之中,鐵路、蒸汽火車、路面電車等設施也隨之鋪設了起來。第一代的京都車站於明治十年(1866)開始營業,由紅磚造的兩層樓建築,但是第一代的京都車站在五十年後的二十世紀初期就不敷使用,籌備大正天皇返回京都御所的典禮的同時,開始營造第二代的京都車站,所採用的則是大型的檜木建築。
從明治到大正,京都車站由磚造改為檜木造,並非日本人無法掌握新式的材質,反而是明治維新時期的大規模西化,一昧地引進西方文明,到大正時期已經引起了一股反思的風潮,當時的建築師們也在日本傳統的一些建材之中,尋找與西方樣式搭配的可能性,第二代的京都車站以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築,卻以檜木加以構築,作為一種和洋混和的嘗試。

第二代的京都車站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沒有遭到美軍的轟炸,木造的建築倖存於戰後,卻在1950年時,因為車站飯店的電線走火而燒毀。第三代的京都車站由於意外事件而修建,當時日本處於戰後貧困的狀態,車站在急就章之中重修,也可以說是最沒有建築特色的京都車站。
這棟沒有特色的建築也一直使用到了世紀末,1990年,京都車站開發公司和西日本鐵道公司(JR West Japan)聯合舉辦了京都車站重建的國際競圖比賽,作為平安京遷都一千兩百周年的紀念以公元795年桓武天皇從奈良遷都京都(平安京)開始算起,到1995年共一千二百年。

參加競圖比賽的建築師都是一時之選,包括:安藤忠雄、Peter Busmann、原廣司、池原義郎、黑川紀章、John StirlingBernard Tschumi等世界知名的建築師參加,而評審委員也是來自世界的知名建築師。

1991年五月,經由三輪的投票,由原廣司建築師事務所獲選,完工後的京都車站,底層的面積超過32千平方公尺,所有樓層的面積則超過237千平方公尺,地下三層,地上16層。高度達60公尺,總長度達500公尺。

原廣司的京都車站

90年代的京都,已經不單只是日本人的古都,有著各項的世界遺產、精緻的飲食文化與豐富的人文風情,每年造訪的國內外旅客超過五千萬人以上,而鐵道往往是大部分遊客的選擇。

先進的鐵道系統一項是日本人自豪的地方,新幹線那種絕塵而去的速度,似乎帶著一種飛向未來的感覺。乘坐快速鐵道系統到京都的旅客,首先看到的不是一座仿古的車站,相反的,京都車站以其先進的造型讓外來的旅客為之驚艷。
車站的外觀以立方體組成,玻璃立面同時可以接受光線,又可也反射天空與周圍的景色,別出心裁的部分則是車站的內部,以峽谷的概念思考整體的設計,挑高十一樓的大廳宛如整座的山谷,一層一層的樓梯有如梯田,兩旁的鋼架玻璃帷幕則是山谷旁的懸崖,隨著階梯的坡度上升時,京都市街的景色有時出現、有時被遮蔽,在《聚落的100則啟示》之中,原廣司認為:

山谷聚落如此不同,然而,光的狀態、山谷坡度、河川或綠洲的流水等共同點,總會喚起造訪者的鄉愁。地形的舞台性、水流喚起的深處空間感與溯流而上的特性,都是讓人懷念的原因。

「在這裡,谷線是都市最華麗的中心軸。」華麗的軸線有如一條時間隧道,迎接日本以及世界來的旅客,穿越時光,從現代走向過去。
原廣司的京都車站,不只是一種美學概念的實現,還具備實際的功能,車站同時也是一個聚落的實踐,透過京都車站,人們可以從這裡到不同的場所,還可以轉換高度。這裡雖然是車站,但也是城市的組成部分,就像城市所具備的生活機能一樣,京都車站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場所,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包括:地鐵車站、火車站、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館、音樂廳、百貨公司、高級旅館與會議中心、市政府觀光局辦公室與大型立體停車場。

或許大家都會想像古都的車站會比較復古,符合大家的期待,而原廣司這棟帶點挑釁意味、且具對比性的建築一開始自然會引起大家的爭議,但自從使用之後,相關的負面評價就少了,大家逐漸接受建築師的概念,而且也享受到車站本身便利的功能性。
「好像是眾人聚集且充滿活力的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如此描述京都車站。京都車站從三樓以上直到十一樓的階梯,一層一層鋪排上去,像是峽谷,也像是劇場的階梯,故這裡也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表演。

從階梯由上向下望,是來來往往前往不同方向的人潮,即使在沒有表演的日子,也「好像在感受著甚麼,給人一種戲劇性的體驗。」大江健三郎這麼形容著。

京都車站是一座古都的車站,這座古都已經不是日本的首都,它有著豐富的歷史、自然和人文景觀,同時也是一座現代的都市,迎接日本各地的巡禮人潮和世界而來的觀光客,作為一個面向世界的古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