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我們一家都是靠爸族:鳩山家族與戰後日本的政治舞台


靠爸族

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台北市、桃園市或是台灣的政壇上都有靠爸族的議題,主因在於政治世家長期壟斷資源,讓缺乏背景的參選人無法獲得機會。

政壇的靠爸族並不只有台灣才有,在東亞政治的發展上,靠爸族是一個常態的現象。日本戰後的政壇上,不只靠爸,靠祖父、外祖父的比比皆是。靠爸族們繼承父祖輩的餘蔭,雖然是天之驕子,但能夠繼承,並且延續上一代的影響,造化則在個人。

現在的首相安倍晉三,其外祖父岸信介是戰後推動日本經濟復甦的重要人物,也推動了1964年的東京奧運;秉持著外祖父的政治軌跡,安倍現在的使命也在經濟的復興和2020的東京奧運。
距今約六年前,2009年的八月底,長期執政的自民黨遭到民主黨的強烈挑戰,由鳩山由紀夫所領導的民主黨在議會之中取得306個席次,成為日本的執政黨。鳩山總裁無法預料民主黨會拿下這麼好的成績,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多推薦一些候選人。

鳩山由紀父畢業於東京大學,在美國的史丹佛大學取得工學博士,其後於東京工業大學任職助理教授,學有專精。本想在學術界發揮所長,但顯赫的家世使其改變跑道,投身政界。

鳩山由紀夫於2009年的秋天取代麻生太郎為日本首相。鳩山與麻生也是一段祖父的對決,超過半個世紀以前,吉田茂(麻生的外祖父)和鳩山一郎(鳩山由紀夫的祖父)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政壇的兩大勢力。
鳩山一郎與吉田茂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在美軍的託管之下,天皇成為國家的象徵,沒有實質的政治影響力。戰後的日本開始進行民主的實踐,此時的政壇上群龍無首,形成多黨派的局面。

1946年的眾議院選舉中,自由黨成為日本第一大黨,第一任總裁鳩山一郎準備進行組閣。然而,日本此時正遭受美國老大哥的監管,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盟軍總司令部竟然宣布鳩山一郎的當選無效,勸進吉田茂組閣。

鳩山一郎與吉田茂兩者的差異就在於親美與「不那麼」親美。鳩山一郎擁有民氣,但也是個民族主義者,在1945年於《朝日新聞》之中發表文章譴責美軍在廣島、長崎所投下的原子彈,違反了國際公約之中的屠殺平民罪。鳩山一郎更指出美國有責任為戰後的日本贖罪。
當時盟軍公布所謂的「公職追放令」,要禁止戰犯出任公職,但指控誰是戰犯的權力卻落在美國手上。接管日本的美軍不容許鳩山這樣的人上任,以鳩山在戰前支持軍國主義為由,解除其擔任公職的權利。

事實上,鳩山一郎在戰前不但沒有支持軍國主義,還因為與支持軍國主義的東條英機反目才離開政壇。鳩山一郎在戰前的日本政壇活耀,尊皇、自由主義和反軍國主義是其所支持的信念。

鳩山家族

如果說到靠爸族,鳩山一郎也算是其中之一,他的爸爸鳩山和夫原本是幕府的武士,出身岡山藩,是第一代的公費留學生,赴美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學士,又在耶魯大學獲得博士。
學有專長之後回國,鳩山和夫擔任東京帝國大學的教授,也出任眾議員和議長的職務。當時適逢北海道的開發,鳩山和夫在北海道買了大片土地(炒地皮、官商勾結?),其曾孫鳩山由紀夫也是因為鳩山和夫奠定下的基礎,在北海道參選並且出任眾議員。

現在北海道的栗山町有鳩山川、鳩山池,甚至還有鳩山神社,都是鳩山家族在當時所奠定下的基礎。從眾議院退休下來的鳩山和夫,後來擔任早稻田大學的校長,從政治界到教育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

鳩山和夫的兩個兒子,一郎從政;秀夫則是在東京大學擔任教授,分別繼承他在政治和教育界的衣缽。一郎歷任數屆眾議員和大臣,對於日本的政治,其心目中的理想是英國式的立憲君主制,國民享有言論、集會等各種自由。
然而,鳩山一郎在日本走向太平洋戰爭的過程,發現世道與他的理想越來越遠,特別是東條英機掌權時,大量管制言論自由,當時與他具有共同想法的「政友會」成員選擇退隱,而「政友會」在戰後組成「同交會」,也就是二次戰後自由黨的骨幹。

自由民主黨的成立

鳩山一郎在1946年由於美國的勢力被迫離開政壇,由親美的吉田茂組閣,完成了親美的「和平憲法」。當時吉田茂還跟鳩山一郎保證只要他能重回政壇,將會交出首相的寶座。

鳩山一郎透過CIA和各種關係,疏通美國政界,使其能夠重返政壇,但是,當他回來時,吉田茂對於當初的諾言卻不履行。鳩山一郎也不是省油的燈,自由黨內的鳩山派與吉田派產生鬥爭,最後的導火線在吉田茂於1953228回答社會黨議員質詢時爆粗口(巴該野鹿)時而使吉田內閣陷入危機。

社會黨提出不信任案,當時所有的在野議員全部支持不信任案,而自由黨內的鳩山派也無故缺席,使得不信任案成立。之後的發展是自由黨內的鳩山派另外成立民主黨,在1955年的選舉之中,民主黨與社會黨成立聯合內閣,趕走了執政的自由黨,鳩山一郎奪回當初即將到手的首相寶座。
然而,民主黨自知與左派的社會黨在觀念與政策上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於是,民主黨與自由黨在兩方大老的協調之下合作,1955年底成立了自由民主黨,成為執政黨。

1955年所形成的〈五五體制〉執政了38年,直到1993年夏天的細川護熙上台為止。鳩山一郎成為自民黨的首任總裁,並且擔任日本的第525354任的首相。
然而,五十多年後,由鳩山一郎的孫子由紀夫在2009年擔任的第93任的日本首相,卻不是祖父當時所成立的自民黨,而是按照自己理想在1998年所成立的民主黨。

由紀夫一開始加入政壇的時候也是以自民黨的眾議員浮出檯面,但是在1993年自民黨敗選之後,日本進入多黨政治時期,由紀夫聯合多個政黨成立了民主黨,並且在2009年的大選獲得勝選。

當時的民主黨在眾議院五百多個席次之中贏得超過三百席的位置,可以說是民主黨的大勝利,也可以說是鳩山由紀夫個人的成功,民主黨從創黨的經費到黨綱可以說都是貫徹其個人意志。
但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執行總是存在著衝突,還有很多無法預期的意外,鳩山由紀夫的首相寶座八個月之後就因為在沖繩美軍基地的衝突爭議之中下台,並且在2013年宣布離開自己所創立的民主黨,離開政壇,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鳩山會館

去年年底有機會到東京的鳩山會館參觀,是鳩山和夫於明治24(1891)所購買且居住的房子。在大正三年(1924)年由鳩山一郎的好友,活耀於大正和昭和時期的建築師岡田信一郎所設計。
建築風格類似英式的莊園建築,或許是呼應鳩山一郎喜好英國民主制度的想法。在內部的設計上則是兼具和風與洋風,既有日本人習慣的和式空間,也有適合招待外國人的宴會廳、花園。

其中的窗戶也可以看到日式廟宇的五重塔與西方彩繪玻璃的結合,庭園之中種植的是鳩山一郎所喜歡的玫瑰花。在日式造景之外,也鋪上適合英式下午茶的草皮。
這座洋風的宅邸在東京已經將近一個世紀,導覽以「戰後日本政治舞台的原點」為主軸,將鳩山家在政治上的發展、茁壯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

自民黨與國民黨

鳩山一郎所創立的自民黨,長期壟斷戰後日本的政黨政治,形成一黨長期執政的情形。從表面來看似乎與國民黨相似,但內在的組成過程確有很大的差異。

單就從靠爸的這一點而言,鳩山家族每一代都繼承了「維新」與「改造」的想法。幕府末年,身為岡山藩四子的鳩山和夫從美國學習了當時世界最新的政治與法學知識,回到日本投身政治與教育;鳩山一郎則是在戰後秉持著代議政治的理想,創建了自民黨;鳩山由紀夫不滿自民黨的體制,建立了民主黨並且獲取政權,最後因為理念不合選擇離開自己創立的民主黨。
鳩山家代代之間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但鳩山由紀夫從來不諱言其父祖對他的影響與金錢上的贊助,與自稱都靠自己的連勝文不同。

最後,或許可以引用李敖的一句話:「連勝文、邱吉爾都是靠爸族,但是邱吉爾靠爸做了首相,表現得很好。靠爸並不可恥,重點在於不承認自己靠爸,還說都是自己賺的,這才比較可恥。」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麵食的文化交流:拉麵的文化史(下)


拉麵的普及化

日本帝國在一次大戰與二次大戰之間大規模的經濟與工業的擴張,很多的農民進入城市,成為勞工,或是加入軍隊,而本土的糧食主要都從殖民地台灣與朝鮮而來,原來自給自足的糧食供給開始仰賴進口。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百廢待舉的日本,糧食供給不足,加上很多從外地回到日本的軍人,飢荒的嚴重性比起戰爭期間更加劇烈。它們沒有廚房,有些人甚至連家都沒有,需要快速且得以充飢的食物。

因為糧食的匱乏,拉麵在戰後的日本登場,一開始主要是以屋台(路邊攤)的形式販賣,後來逐漸的成為店家。

對於拉麵飲食的革命性突破,是由台灣人安藤百福所創造出的雞汁拉麵。安藤百福本名吳百福,為台灣嘉義人,他在戰後選擇繼續當皇民,留在日本發展。

安藤百福在自家後院思考如何能讓拉麵容易保存又即時可以食用的方法,後來他透過油炸的方式,排除拉麵之中的水分,使得麵條不易腐爛。再度食用時加入熱水,水分會透過麵條裡的小洞,讓乾燥過後的麵條再度軟化。

安藤百福加速了一道餐點的速度,為他創造了財富,也改變人類飲食的方式。根據2010年的統計,全世界每年賣出十億包的泡麵,比起麥當勞的速食還要快、而且賣得更好。

安藤百福的發明讓拉麵不只可以迅速食用,只要有熱水,任何地方都可以吃,甚至連在三萬五千英呎的高空上,當飢腸轆轆時,空中小姐可能也會拿出一杯即時解饞。
從拉麵的發展歷史來看,拉麵可以飽足飢餓的人群、餵養大量的肚皮,同時拉麵也是屬於中、下階層的食物,味道濃厚,符合體力勞動者。

但是,當日本社會富足,經濟發展起來之後,拉麵又呈現了不一樣的發展,可以由拉麵看到社會對於飲食的觀點。

拉麵的味覺轉化:地方特色的拉麵

拉麵雖然從中國傳來,但日本的拉麵在中國卻吃不到,原因在於飲食文化交流中的轉變與調適。為了使日本人的味覺得以適應,對於拉麵進行改造,誕生了各式各樣不同的拉麵,像是醬油拉麵、味噌拉麵、豬骨拉麵等。除了符合日本人的口味,也顧及了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
要如何使拉麵符合日本人的口味?日本人想到的是醬油和味噌兩種方式。1910年在東京淺草開幕的「來來軒」主要以日本人喜歡的柴魚、雞骨高湯,搭配醬油所形成的湯底製成醬油拉麵。目前醬油拉麵主要流行在日本的東北地區,特別是喜多方附近。

喜多方拉麵最早在上個世紀初期,約略是大正時代晚期,當時以路邊攤的形式販賣,「源來軒」是公認最早販賣的店家,從那個時候起,當地的居民漸漸地感染吃拉麵的習慣,很多居民從早上就開始吃拉麵,甚至有人在農忙時期將拉麵外送到田裡。

日本人以往不大吃豬,只有九州南部地區才有較多吃豬的人口。從九州發展起來的主要是豚骨(豬骨)拉麵,味道相對而言較厚重,又以其濃厚的白濁湯頭為特色。

至於北海道地區的拉麵則有著濃濃的味噌味,天氣寒冷的北海道,來往熱騰騰的拉麵是種至福的享受。以往從本州隻身前往北海道工作的日本人,將「豚汁(味噌豬肉燉蔬菜)」加入麵條裡,形成北海道拉麵特有的奶油與蒜頭香氣。
札幌味噌拉麵也是源起於路邊攤的「味之三平」,在1950年代開始有了店鋪。味噌拉麵來自於第一代老闆的喜好,自製研發出味噌口味的拉麵,而味噌口味的推行與泡麵的發展也有關聯。1960年代三洋食品所推出的「扎幌一番味噌拉麵」使得味噌拉麵成為拉麵的重要口味之一。

這只是非常粗略的分類,有時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混和,特別是八○年代以後,拉麵不只成為填飽一餐的粗食,當日本的地方意識興起,「地方飲食」的概念抬頭,強調地方特色的拉麵也就隨之勃興。

舉例來說,北海道以扎幌味噌、旭川醬油和函館鹽味拉麵為主;東北地區則是喜多方、米澤和白河拉麵;關東地區是橫濱、東京與佐野拉麵;關西地區則有京都、尾道、德島和廣島;九州地區是博多、久留米、熊本和鹿兒島等不同的風味。

因為地方特色的強調,每種配料、湯頭,或是麵條都會根據地方食材而產生變異。像是佐野拉麵的麵條是以青竹手打,所以口感相當不錯。和歌山就是以往的紀州,盛產醬油,除了有當地醬油調味的拉麵之外,在配菜上還有名產早壽司(以鯖魚製成的壽司)。廣島風味則是強調以瀨戶內海的魚所熬製而成的高湯。
除了地方性食材的差異之外,每個店主人的喜好也不同,自家製麵與機器製的也有相當大的差別。此外,新聞、雜誌和網路的發達也擴大、傳播與鼓勵這些差異性,特別是美食節目的興起,使得吃一碗拉麵不只是省錢、填飽肚子而已,而是具備風格與個性的一種食物。

走向世界的拉麵

從二十一世紀開始,日本拉麵不只在國內風行,也成為日本食物的重要象徵之一,並且進入全世界的市場。

以往日本料理在歐美國家的印象都比較偏向高價位或是精緻的料理,像是握壽司、天婦羅或是鐵板燒,口袋中沒有一點錢是無法光顧的。但是,近年來日本的平價食物也開始打進歐美市場,像是豬排飯、餃子和居酒屋的料理,而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拉麵。

相較於以往的精緻與高價路線,拉麵在歐美市場被視為是一種異國的平價料理,年輕人普遍可以接受,而且是很trendy的一種食物。從紐約大學George Solt的研究之中可以發現,相較於崛起中的中國,日本對於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人比較不具威脅性。
1980年代的日本經濟發展快速,那時候美國人對於日本人的印象比較負面,覺得他們只會賺錢、不會生活,但是九○年代以後對於日本的印象產生改變。大量的日本卡通、漫畫、電動遊戲傳入歐美,連cosplay也襲捲年輕人的市場。

在二十一世紀的歐美,拉麵這種平價的食物也被年輕人當作很酷的食物,像在洛杉磯的Daikokuya或是紐約東村的Momofuku Noodle Bar都是帶點年輕化且潮流的食物。在洛杉磯或是紐約以外,北美幾乎每個較大的城市都有拉麵店。
不只北美,歐洲市場也非常歡迎日本的拉麵店,從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到義大利,拉麵的店家也在持續地增加。

對於日本人而言,拉麵海外市場的拓展可能是日本文化的輸出。但是,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從中國東傳的拉麵,本來僅限於港口的中國人食用,後來逐漸加入日本的口味,從醬油、鹽味、味噌到豚骨,改變拉麵原有的樣貌,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環。

二十一世紀,拉麵隨著日本的文化影響力,開始進入不同的國家,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也會加入拉麵的再創造。加州風的拉麵、法式的拉麵、巴西的拉麵都有可能成為拉麵世界史的下一章。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麵食的文化交流:拉麵的文化史(上)


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發明者或是起源處固然很重要,但是發明之後的傳承、變化和結果也不能忽視。中國人(韓國人也有這樣的習性)老喜歡說甚麼東西都是起源於中國,但往往不在意後來的發展,就像漢字一樣,中國人連個漢字都寫不好了,那些斷頭、挖心、缺角的簡體字也可以稱作中國字嗎?反倒是文化傳播的邊緣,像是台灣、香港還繼續維持著正體字的傳統。

飲食文化的交流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只討論誰發明甚麼,而不觀察文化交流之後的轉化、改變和影響,就無法了解其中的內涵。拉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從中國傳播而來,但無疑是日本當代飲食中重要的一環。拉麵也成為日本的代表性食物之一,向世界傳播,成為世界認識日本食物的重要象徵。

日本全國的拉麵店總數,從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所編纂的電話簿之中略為估計,全國有將近四萬家,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山形縣,其次是栃木縣、新潟縣、秋田縣和鹿兒島縣。
拉麵是日本的全民美食,也向世界輸出,同時兼具地方性與全球性。從拉麵在日本的發展歷史而言,也可以看到從中國而來的飲食文化,經由自身的味覺轉化,在社會條件與經濟的需求之下,成為日本自己的一部分。

蒲公英

以前很喜歡看日本導演伊丹十三的電影,他的電影充滿對於日本社會的諷刺,詼諧的劇情之中卻展現出豐富的社會議題。

電影《蒲公英》之中敘述著一位辛苦經營拉麵店的女老闆蒲公英,同時也是一位單親媽媽,在高速公路旁開著一間小麵館。由於不懂如何煮拉麵,生意自然也不好,引起顧客們的批評。
一個暴風雨的夜晚裡,對拉麵有研究的卡車司機五郎光臨了蒲公英的店,看著辛苦的弱女子,五郎想要幫助這個單親媽媽瞭解拉麵的精隨,帶著蒲公英瞭解甚麼才是拉麵該有的味道。

甚麼是吃拉麵的正確方法呢?

「讓麵條鮮活起來的就是湯頭。」五郎這麼說。

首先是整體的感覺,包含氣味、湯頭的顏色、蔥花、海苔的搭配,也要顧及旁邊的叉燒。接著拿起筷子先輕輕地在湯面上掃動一下,再稍微的觸碰叉燒,將肉片浸泡至湯頭之中。吃一口麵、配一點筍乾、並且喝三口湯……如此循環著。

伊丹十三的電影以幽默逗趣的手法展現出日本人對於拉麵的狂熱,其中也呈現了不少的社會訊息。像是:拉麵的階級屬性,主要屬於工人或是中下階層的食物。還有經營拉麵店的成本較低,即使沒有專長的單親媽媽也嘗試經營拉麵店。
拉麵博物館

拉麵在日本已經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橫濱還經營了一間拉麵博物館。只是一般博物館裡的東西無法吃,拉麵博物館裡的拉麵是可以吃的,聚集了十幾家日本各地不同的拉麵。

JR新橫濱車站出來,離車站不遠處的大樓內,聚集了十多家著名的拉麵店,是一間以拉麵為主題的博物館。1994年開幕的「新橫濱拉麵博物館」,至今營業已經超過二十年。每天平均賣出的拉麵大約在三千碗,周末則將近七千碗。

橫濱的拉麵博物館按照1950年代的東京街角設計而成,整個空間的特色應該可以說是「懷舊」吧!
狹窄的小巷、閃爍的霓虹燈,穿過賣糖果的小舖,街頭邊還有第一代的黑白電視,天空的景色以落日時的雲彩呈現出昏黃的感覺。

拉麵博物館的設計為什麼以1950年代的東京作為背景呢?二次大戰之後的日本不是民生凋敝、百業待舉嗎?拉麵與戰後的日本有甚麼關係呢?

外國人與中下階層的食物:拉麵進入日本

麵條的歷史往往和飢餓有關,像是蕎麥麵在江戶時代的普及也是與大量的鄉村居民進入城市,需要便宜且能夠迅速充飢的食物;拉麵在日本社會的快速普及則是與二次戰後的飢餓年代相關。

拉麵從中國傳入日本,這大概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歷史,但是具體而言是甚麼時候傳入,則有爭議。

雖然有人將拉麵傳到日本的歷史遠推到江戶時代,但是難以證實。據說水戶藩的第二代藩主曾經擔任黃門侍郎,就是有名的「水戶黃門」,他師從當時由中國而來的儒學大師朱舜水。除了儒學以外,朱舜水也將小麥粉和蓮藕粉所製作的湯麵傳授給水戶黃門大人,而據說這就是拉麵的始祖。
這種傳說的價值性與實質性並不大,就算由朱舜水所傳,當時其他的人也不吃,而且跟現在的拉麵作法並不一樣。

拉麵一開始在日本上陸,其實與日本帝國的擴張比較有關,1895年的日清戰爭之中,日本打敗了清國;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羅斯也吃下了敗仗,日本在台灣、韓國和滿州、山東都開始了殖民事業,同時也開放殖民地的勞工進入日本工作(就是外勞啦!)

在沿海口岸像是橫濱、神戶、福岡等都聚集了大批的中國人,移民社群帶進新的飲食習慣。除此之外,日本人也大量的前往中國,學習到新的烹調方式,帶有肉湯的麵條在橫濱、淺草,甚至到札幌都相繼開幕。麵裡除了放有日本人不常吃的叉燒,還有筍乾和切一半的水煮蛋。

由於日本人只吃蕎麥麵,為了使日本人了解從中國來的新的食物,就把這種食物稱為支那蕎麥麵、南京蕎麥麵(一開始在橫濱的南京街開賣)
怎麼變成「拉麵」,有的人說是因為麵店的老闆姓柳,或是面店外面有一片綠地,各式各樣的說法不一而足,也許根本無法考究。

按照拉麵博物館的資料,拉麵在日本社會的黎明主要是從幾個地方開始:

1870 橫濱南京街的「會芳樓」開館。

1884 函館「養和軒」開始販賣「南京蕎麥麵」(也是拉麵第一次在新聞當中刊載廣告)

1899 橫濱南京街的拉麵店相繼的開幕。

1906 東京市內的「支那蕎麥麵」開幕。

1910 淺草「來來軒」開幕,第一間以攤販的形式加以販賣。
然而,拉麵在日本社會普遍接受還是與日本社會的改變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社會逐漸工業化,大量的農民進入都市,成為工廠的勞工、單身漢,數百萬人湧入城市,他們需要迅速、便宜且能夠餵飽肚皮的食物。

本來是通商口岸中國人所吃的廉價麵食,此一時期逐漸在勞工階級中流傳開來。在1930年代,東京就超過150間的拉麵店,之後在全國不同地方,也陸陸續續的增加。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飲料的文化交流:日本威士忌的誕生

阿政

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國家叫做日本,搭船和火車要花五十天的時間才可以到達。在國際婚禮不普遍的時代中,一個蘇格蘭的年輕女孩莉塔Rita (1896-1961)決定嫁給遠赴蘇格蘭學習製作威士忌的竹鶴政孝(1894-1979)

莉塔不知道日本是甚麼樣的國家,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她有的只是愛與浪漫所給她的勇氣。眼前的這個男人除了愛她,也愛威士忌,要在日本釀造出屬於日本的威士忌。

竹鶴政孝與竹鶴莉塔後來共同譜下了日本威士忌的傳奇,竹鶴政孝在北海道的余市創立了大日本果汁,也就是後來知名的Nikka(雖然是果汁公司,出名的是威士忌喔!),釀造出聞名全世界的威士忌,這也是目前正在上映的NHK晨間劇《阿政》(マッサン)的劇情,以浪漫的異國戀情講述日本威士忌誕生的故事。

Suntory 和 Nikka

1853年是決定日本史的重要年代,美國海軍東印度艦隊司令培里率領軍艦抵達日本,要求日本開國,其後引發一連串的故事,促成了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除了政治上的改革,也推動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劇變。在這個時代之中,不只外在的事物,連身體、心態和感官都會隨著時代的腳步變化。然而,文化接觸過程不只是單方面的吸收外來的事物,接收者也會改吸收新的文化,並且加以改變、轉化和創造。


日本威士忌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從蘇格蘭傳到日本之後,經由日本人的模仿、學習,並且透過日本人自身的味覺,加以創造性轉化,再傳播回到歐美。

全世界威士忌行家們所參閱的年度評鑑(World Whiskies Awards)之中,在2007日本的「竹鶴21年」和三得利的「響30年」奪冠;2008「余市20年」和三得利的「響30年」分別奪下「單一純麥」(THE WORLD'S BEST SINGLE MALT WHISKY)和「調和威士忌」(THE WORLD'S BEST BLENDED MALT WHISKY)之首。

NikkaSuntory兩家日本威士忌公司在全世界威士忌市場稱雄,是透過將近百年的努力。威士忌的製造並非一蹴可及,其所牽涉到的資金、技術和文化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才可能小有成就。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無止盡的熱情,還有關鍵時刻,具有眼光的人物所做的決定。


威士忌誕生的時代風氣

威士忌事業要能夠成功,必須有一定的市場與顧客的存在。日本最早的威士忌所仰賴的市場與顧客是以大阪的近代文化為基礎所滋養起的洋風文化。

明治維新雖然遷都東京,以東京作為政治上的中心,但是從明治時代以至於大正時代,大阪的經濟、工業生產在全國的影響力更甚東京,當時的大財閥主要在關西地區。

大阪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日本最大的城市,而其出入口的神戶更是當時日本的最大港口。相較於政治的首都東京,大阪當時是商業的首都,充滿豪商與巨賈。

隨著商業與經濟的現代化,外國的文化從神戶傳入,大量的舶來品都引起大阪有錢人、或是一般中產階級的興趣。西洋的葡萄酒和威士忌的飲用也在大阪的市民文化之中傳播開來。

促成日本威士忌的誕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與城市之中。

鳥井信治郎與竹鶴政孝

三得利的創辦人鳥井信治郎從小在大阪的商業環境之中長大,十多歲時就在洋酒和藥材的批發商當學徒。在大時代的變局之中,他感覺到了日本人對於洋酒的喜好。

然而,鳥井信治郎也發現日本人不是完全地接受所有的洋酒,雖然崇洋,但是對於酸味過強的葡萄酒卻無法接受,喜好較具甜味的紅酒;在威士忌的口味上,對於煙燻味太強的威士忌也敬謝不敏,這或許多少源於日本料理較為清淡的飲食習慣,所以在味覺的感受上對於太過強烈的酒類無法接受。

二十歲的鳥井信治郎在1899年就成立了屬於自己的「鳥井商店」(後來改名壽屋,也是後來Suntory的前身),進口洋酒、罐頭等舶來品。有著過人膽識的鳥井,除了進口洋酒,也開始釀造屬於日本自己的葡萄酒。

鳥井商店的「赤玉」葡萄酒購買國外的原料,回來日本之後將不同的葡萄加以調和釀造,創造出日本人喜愛的口感和風味,在日本大為暢銷。

鳥井信治郎在紅酒事業之中學習到了釀造和調和的相關技術,對於國產威士忌也開始有了信心和想法。

當時位於大阪的攝津酒造也有自身釀造威士忌的想法,還特別派遣年輕的竹鶴政孝前往蘇格蘭學習。竹鶴政孝的愛情故事與威士忌的學習過程,在NHK的晨間劇之中都有很詳細地交待。

竹鶴政孝將威士忌的製造過都詳細紀錄在筆記上,這就是有名的「竹鶴筆記」。攝津酒造後來因為經濟蕭條的原因,經營不善,無法投入威士忌的釀造。鳥井信治郎以年薪4000元聘請竹鶴政孝為山崎蒸餾所的所長。根據威士忌史家三鍋昌春的換算,當時的4000元相當於現在的兩千萬日幣,可見鳥井對於竹鶴的重用。

位於京都附近的山崎,長期以來以水質聞名於日本,茶道家千利休還曾經在此建立茶室。1923(大正11)由大林組所設計且施工的蒸餾所於隔年完工,其中的麥芽粉碎機由倫敦進口,其餘的器材都是在日本自行建造。

1929年山崎蒸餾所完成了第一瓶非西方世界所生產的威士忌,稱為「白札」,之後接著推出「紅札」。然而,兩者在市場上的反應都不佳,因為竹鶴政孝堅持正統的蘇格蘭味道,濃厚的煙燻味與日本人的口味不合。

符合日本人口味與堅持蘇格蘭原味

鳥井重新思考日本人是否可以直接接受外來的文化呢?畢竟,這是東方世界第一次自行釀造威士忌,對鳥井、竹鶴和消費者而言,都是一次的試驗和挑戰。

鳥井從過去販賣葡萄酒的經驗之中尋找答案,他覺得烘乾大麥所用的泥煤充滿著日本人所不喜歡的煙燻味,過於濃烈,且太過嗆辣,無法適應日本人的味覺體驗,尋找「符合日本人口味」的威士忌就成了鳥井的目標。

然而,此時由於投入大量的資金於威士忌的製造,回收又達不到預期,使得鳥井得確保其資金來源,也就是壓低其主力商品赤玉葡萄酒的製造成本。

原來日本葡萄酒所使用的釀造用葡萄主要仰賴進口,鳥井在1932年時請教了東京大學的教授坂口謹一郎,謹一郎認為原料如果仰賴國外的輸入,將會使生命線控制在他國手中,將川上善兵衛介紹給鳥井,川上長期致力於培養日本的釀造用葡萄。

由於川上善兵衛此一時期陷入大量的負債之中,鳥井的資金援助,並且買下山梨縣的大量土地種植葡萄,確保三得利的主力商品赤玉葡萄酒的原料來源,也使得鳥井擁有足夠的資金得以投入威士忌的事業。

日本威士忌的誕生多少也源自於三得利的葡萄酒事業,威士忌蒸餾完之後存放於雪莉酒的酒樽之中,而雪莉酒的來源也是葡萄。因此三得利的威士忌是存放於日本製造的雪莉酒的酒樽之中,浸染了日本的風土所產生出的特別味道。從三得利的網頁上也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威士忌具有日本料理的清淡感覺,但內涵卻相當豐富,是屬於日本的特殊味覺感受:

日本料理口味在清淡鮮美中,往往帶有濃郁繁複的風味,對於多年來早已習於品嚐日本料理的日本人而言,大多鍾情於隱約細緻的含蓄韻味,更勝於驚艷味蕾的強烈口感。山崎於是以抑制煙燻氣味的醇厚、圓潤芳香為目標不斷挑戰。

在鳥井的調整之下,將山崎蒸餾所熟成的原酒,加以生產調和威士忌,並且存放於雪莉酒的酒樽之中,使得1937年所推出的「角瓶」大為成功。鳥井信治郎的成功在於結合過去的葡萄酒釀造經驗,使得日本威士忌產生獨特的風味。

由於竹鶴政孝對於威士忌的理想不在於「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反而是想要創造出原汁原味的「蘇格蘭口味」。目標不同促使兩人分道揚鑣,竹鶴政孝離開了山崎蒸餾所,在日本找到與蘇格蘭相同氣候條件的北海道,創立了「大日本果汁」,也就是後來的Nikka,在余市成立威士忌蒸餾所。

一南一北,一個致力於迎合日本人的口味;一個堅持蘇格蘭本地的風味,道不同,不相為謀。然而,通往成功威士忌的道路卻不只有一條,兩人的事業後來都開花結果。

山崎蒸餾所之後也發展出單一純麥的威士忌。三得利並且在成立五十周年時,於日本的阿爾卑斯山腳下成立白州蒸餾所。而在竹鶴政孝的堅持下,北海道的Nikka則創造出具有濃厚蘇格蘭風味的余市、Black Nikka、鶴……等。


鳥井信治郎與竹鶴政孝,創造了屬於日本人的威士忌,並且使日本成為全世界威士忌的五大產區,也將日本的威士忌推上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