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古都的「傳統」與「現代」:平安神宮

年初時在京都的平安神宮與人潮一同參拜這座與京都其他神社、寺廟建築形式、風格和歷史不同的神宮,這是一座古都從「傳統」走到「現代」最為象徵性的地標。

沒有了天皇的「古都」

明治維新,新政府取代德川幕府的體制,國家統一,建立以天皇為首的國家體制。

然而,歷史的發展從來不是順遂的,甚至是跌跌撞撞的,幕末的紛爭和混亂在京都造成了不段延燒的大火,從「蛤御門之變」到「鳥羽伏見之戰」,京都的市區幾乎焚燒殆盡。

當幕府的舊勢力在關西被掃清,京都市民對於天皇掌握權力之後,京都作為新政府的政治中心充滿期待,將「皇居遷移到二条城,並以桓武天皇所興的大內裏為藍圖,在東起鴨川、西至堀川、南起綾小路、北至今出川的京都城區,設置並修復皇居。」當時的報紙如此報導著京都的新計畫。
然而,京都的維新計畫在時勢的演變之中卻夭折了,京都的皇居與御所從此沒有了天皇,京都也不再是政治的中心。

明治天皇為了讓關東的人民更加熟悉天皇,並且掃蕩幕府的殘餘勢力,明治二年(1869)天皇「東幸」(巡幸東方),其實是實際上的遷都,京都喪失作為日本千年帝都的地位,在京都的歷史、經濟和文化上都面臨嚴重的考驗與危機。
當京都不再是天皇的居所、不再是日本的首都,京都是甚麼?

根據京都大學教授高木博志在《近代天皇制古都》一書之中指出,移居新皇居的天皇,成為東京的象徵,而沒有了天皇的「古都」,則以「傳統」、「文化」的方式被組織起來,成為日本歷史上的「懷舊地」。

有趣的是,因為有了維新的「近代」東京,才凸顯出「傳統」與「文化」的古都京都,「近代」是仿照西方船堅砲利的科學文明、政體是君主立憲、政教分離;而「古都」京都則是神道設教、傳統藝術與工藝文化的體現。

然而,京都的發展策略並不是固守著原有的舊體制,而是在現代化的策略之下保存傳統文化。

平安神宮

打造一個城市需要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日本人在戰場上打敗了清國之後的一年,京都的復興計畫成為了「傳統的再創造」最為成功的例子,當年正月,日本第一條路面電車通車;三月平安神宮竣工;四月到七月在岡崎公園附近舉辦第四屆國內勸業博覽會;十月則舉辦遷都平安京一千一百年的祭典,後來這項祭典成為京都的重要文化活動:時代祭。

明治維新之前,一般百姓束縛於世襲的階級制度、束縛於割據各地的藩主,當統一的國家將這些枷鎖拿掉,每個人都是一國的「國民」,「國民」對於自己國家的認識必須透過國民教育、博物館、展覽會……等,以了解一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而京都的打造計畫,似乎就是讓京都成為一個大型的、動態的、展演的博物館。

為什麼是1895年呢?189210月,京都商工會同盟和市民代表所起草的〈平安京千百年紀念祭趣意書〉指出,京都作為日本的古都,以公元795年桓武天皇從奈良遷都京都(平安京)開始算起,到1895年共一千一百年。在這一年之中,透過各項的活動顯示京都作為日本傳統與文化首都的地位。在意趣書中還指出,要讓國民了解京都深刻的歷史、美麗的景觀和文化的資源。
要讓一個城市成為可以參觀必須要有一連串的配套設施,需要透過現代的運輸方式,並且完成各項的基礎設施才能使國民在設計好的園區之中輕鬆的觀覽。

當時岡崎公園一代規劃以平安神宮為中心,並在其旁邊建造了工業館、農林館、機械館、水產館、動物館、美術館,這也是現在的京都市立動物園、美術館、圖書館、勸業館和京都會館群集的文化公園。
如何讓旅客從當時的七条車站到岡崎的博覽會場,京都市也規劃了從東洞院行駛到寺町、二條通的電車路線,之後逐漸擴充到京都各地。

在平安神宮的庭園中,現在還保存著當時日本第一條路面電車的車體。當時的京都人還未熟悉電車行駛於路面的景象,電車前方還有一名「告知人」,在白天要搖著旗子,晚上則要提著燈籠提醒大家電車來了。
公共運輸的建立,使得一百二十多天的博覽會就有超過一百一十三萬人來參觀,平均每天的人數將近一萬人,在19末期,這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也促進了日本國民對新國家的認識。

要讓京都文化再復興,不只是將傳統的文化封凍於歷史之中,傳統的手工藝,像是西陣等染織技術,或是傳統藝能的活動,包括茶宴、藝妓舞蹈等,都是博覽會所鼓勵的傳統藝能。
而在博覽會場中心的建築物平安神宮,也是京都文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里程碑,一開始的目的在於緬懷京都作為千年古都的時代意義,奉祀開創平安朝的桓武天皇。

然而,從規劃到興建的過程,透過官僚、學者、商人和市民的合作,讓平安神宮不只是對於京都文化的懷舊,還讓文化傳統的保存成為城市的總體營造、一種活的文化展演。
當時京都商工會議的副主席中村榮助與歷史學者田口卯吉討論之後,靈光乍現出一個想法,即透過整體市民的參與完成平安神宮,將這座建築作為京都傳統文化重生的象徵。

建築平安神宮的經費由募款的方式進行,在全國的媒體上號召民眾捐款贊助,明治26年九月在博覽會場的北邊動土興建,明治二十八年三月完成,政府完全沒有出資。

平安神宮正面的朱紅色大鳥居,高達24.4公尺,柱圍達11.4公尺,十分有氣勢,穿過巨大的鳥居之後,從「應天門」進入,裡面的格局採前後左右對稱的格局,八座建築物分別是東門旁的神樂殿、西門邊的額殿,再往前是蒼龍樓、白虎樓各據領東西側,最後才是太極殿及後方的正殿。
京都現存的古蹟幾乎都是較為古樸的禪院,建築較為低調素雅,而平安神宮則不一樣,為了重現當時平安都城的建築,展現皇城的威嚴,在朱紅色的宮殿中鋪上滿滿的白砂,加強彼此的對比。

「太極殿」是平安京「大內裏朝堂院」的重現,朱紅色的柱子搭配蒼瓦,色彩豔麗,飽和的用色、壯觀的陣仗,呈現恢弘的氣勢。由於京都並無平安時代的建築,平安神宮按照公元八世紀的建築藍圖而建,不僅重現了平安京的威儀,還在建築史上留下重要的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神宮完成的同年,從十月二十二日起舉辦連續三天的祭典,其中最為特別的是二十五日的祭典,隊伍由京都御所遊行到平安神宮。

當時祭祀協會的幹事西村捨三考證了從平安時代到明治時代的風俗,從時代最晚的維新勤皇隊開始,按照時代一直往前推移到平安時代,講究隊伍排列的順序、服飾和裝飾,而這也成為後來每年在京都所舉辦的「時代祭」。
千年繁華的遊行隊伍,盡在一時展現,傳統與現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鮮活地展現出來。

川端康成的《古都》有一段關於平安神宮的紀載,很能展現平安神宮在古都的歷史位置:

平安神宮的「時代節」也是有名的。這座神宮是爲了紀念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在京都建都的桓武天皇,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營造的。神殿的歷史不算太長。不過,據說神門和外殿,是仿當年平安京的應天門和太極殿建造的。它右有橘木,左有櫻樹。

更令人神往的是,裝飾着神苑的一簇簇的紅色垂櫻。如今的確可以稱得上除了這兒的花朵,再沒有什麼可以代表京都之春的了。


平安神宮雖然只有短暫的歷史,但是川端康成認為其足以代表「古都之春」了。從寒冷的冬天走向溫暖的春天,古都渡過了沒有天皇的冬天,找尋到自身的定位,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走向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