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筷子:文化與烹調的歷史》(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第一次知道王晴佳老師對於筷子的文化史有興趣是2011年在復旦大學的文史講堂,那時有幸參與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和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合辦的第一屆的夏季研修班。

王先生以往的著作圍繞在史學史和理論,當我聽完演講時,好奇地向王老師提問:一個出入於史學理論的學者為什麼會開始研究物質和飲食文化,而且像王老師如此精熟於史學理論的學者,研究物質文化和其他學者有何不同?

王老師當時說了一些,但其實答案都在這本剛出版的《筷子》中。
以往中國、日本的歷史學者也對筷子做過一些研究,但都僅限於筷子的考證、筷子的小故事或是甚麼時候開始使用筷子這類問題,沒有對筷子進行文化史的思考,也沒有對於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等「筷子文化圈」進行宏觀的瞭解。而且,竟然到現在沒有一本英文著作在討論筷子。

我們熟悉的筷子究竟甚麼時候上了餐桌呢?應該是戰國時代,春秋時代的孔老夫子和他的三千門徒,其實都還是坐在地下用手抓來吃。春秋時代雖然有象牙做的「象著」,但並不是主要的食用工具。

越南、韓國和日本的飲食習慣都受到筷子的影響,我們經常說東亞是「漢字文化圈」,其實「漢字」的傳播只限於識字的人群,筷子在東亞的傳播範圍與階層更廣。
筷子、刀叉與手食的習慣構成世界飲食文化「如何吃」的三大傳統。中國人一開始使用筷子,多半和熱食的習慣有關,夾熱食和湯裡的食物必須使用筷子,但是以往筷子的使用方式是「公筷」,把食物夾到自己的碗裡,之後用湯匙吃。

有趣的一點在於日本人吃冷食,照理說可以用手吃,但是日本人接受了中國文化後,手食和筷子的吃法共存於日本文化中。

筷子的使用方式也使得中國菜都是一口一口吃的大小,因為把刀子和叉子拿上桌是相當野蠻的。

一開始筷子雖然由貴族傳播到平民,但是平民也改變了筷子文化。本來貴族將筷子夾到碗中,放下筷子,然後以匙吃飯(韓國人還維持這樣的飲食習慣);但平民或許覺得這樣過於麻煩,所以直接用筷子夾菜也夾飯。

使用筷子的習慣也跟中國飲食的主食改變有關,宋代開始吃黏質米,所以筷子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加速了筷子的傳播。

筷子成為進食的唯一工具,而湯匙退居成盛湯的配角其實已經是明代的事了。

筷子不僅是進食的工具,也是成雙成對吉祥的象徵和定情的禮物。司馬相如送給卓文君的信物就是筷子。

《咏著詩》中:

少小青春老來黃,每結同心配成雙。莫道此中滋味好,甘苦來時要共嚐。

筷子在明代之後也有「快生兒子」之意,贈與新婚夫妻以求得子嗣。

筷子不僅是吃飯的工具,也是飲食、文化和歷史的見證者,近來歷史學界思考東亞儒學、東亞意象或是東亞……的研究,都沒有筷子來得普及。藏於民間、隨手可得的筷子的確是研究東亞文化很好的切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