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関西國際空港

隨著中國的經濟力茁壯,公元2000年之後新機場在不同的城市都開國際標,邀請國際級的建築師,引進新的設計概念,為國家的門戶妝點。

來來往於亞洲的不同機場之間,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和東京等城市,我還是驚訝於大阪關西國際機場的創意。不是在其規模的大小,畢竟亞洲其他城市機場的運輸量遠比關西機場來得龐大;也不是在於其航站的設計,新的亞洲機場造型更為特別且新穎。
 
1994年所完成的關西機場,特別之處在於其整體的想法,從機場的「創造」、航站和地面運輸等都別具特色。關西機場的「創造」是透過填海造陸而來,不是由原有的陸面加以延伸,而是在大阪灣上,離海五公里之處的海面造出一個人工島。

之所以會選擇在海面上建築機場,在於七○年代大阪國際機場所產生的噪音公害和環境汙染的問題。
雖然中國有愚公移山的故事,但是人工島的填築需要有愚的精神,頭腦則需要精確的計算和現代的科技。

人工島所需克服的技術難題,是必須在水深十八公尺的海面上,構築出一個面積五一一公頃的土地。土方的體積高達七十個埃及金字塔,加上必須以船運輸這些土,更加深了施工的成本。

海面不是平穩的水面,在填海時得克服潮汐的變化,海底下的地質必須能夠穩住整個人工島。除此之外,水面上的土地有如空中樓閣,隨時會沉陷,必須透過地基的改良完成整體的結構。

人工島完成之後,關西機場的航站大廈國際競圖得標的是義大利建築師皮亞諾(Renzo Piano),其早年較為知名的建築為巴黎的龐畢度藝術中心,在關西機場的設計上,他不採用將建築物架構裸露的方式,畢竟機場所要呈現的想法與現代藝術中心不同。
總樓地板面積三十萬平方公尺的建築中,全長有1.7公里,完成之時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單體建築,目前這個紀錄則被北京機場的三號航站樓所打破。關西機場的外觀以不銹鋼的金屬板和玻璃覆蓋,流線型的造型,有如一隻蓄勢待發的大鳥。
 

美觀的考量之外,航站樓的設計還考慮了氣流的因素,由飛機機翼而來的想法,如何透過建築改變整體結構的負擔。並且透過氣流的實驗,以使得室內的空調和屋頂的散熱可以更加的平穩舒適。
在填海造陸和航站樓的工程之外,日本人對於機場的聯外交通也相當重視,重視之處除了方便迅捷之外,造型的美感也相當講究。

若林廣幸所設計的「關西空港特急電車」,車名「Rapid(ラピート)即為特快之意。以外型而言,注重整體車體的流線造型,與飛機機身所給予人的感覺類似,橢圓形的車窗也像是飛機的窗戶。
除此之外,車頭的正面有如銳利的刀鋒,設計師認為正面突出的金屬片有如日本武士的盔甲,在工藝設計中加入日本傳統的元素。搭配大片彎曲的玻璃,帶著紫色的藍於跨海大橋上急行,和海天一色的環境共融。現代的金屬工藝搭配古典的日式風格,以使乘客在現代舒適的環境中進入奈良、和歌山和京都的古典世界。

悅目的外觀也搭配舒服典雅的內裝。座椅是高級的木材所打造,柔和的燈光展現溫馨舒適的感覺。為使行車感覺更平穩,將車輛的寬度加寬,內部的空間更加的寬敞,而特別指定席的座位只有三排,類似飛機頭等艙的內裝。
機場是旅行的起點也是終點,夢想開始與休息的地方。2013甫開年,我們前往京都旅行。當展開旅行的同時,看著賞心悅目的機場,乘著高速行駛的Rapid,在現代科技與工藝藝術結合的前方,是古都京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