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旅館除了建築上以木造建築為主,最為人稱道的還有其服務和飲食上的特色,從東北、熱海、伊豆、長野、京都……等不同的地方,每一家旅館的飲食都是使用所謂的「地元」食材、當地的產品。
開年的日本行,除了在東京、京都感受新年的氣氛,一起與日本人到神社參拜,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四國香川縣瀨戶內海的小豆島。搭乘新幹線從京都到岡山,在岡山港轉乘渡輪至小豆島的土庄港。
有日本愛琴海稱號的瀨戶內海,氣候溫暖乾燥,很適合醬油麴菌生長,故四百年來小豆島的醬油產業相當繁盛,在小小的島上,全盛時期就有四百家的醬油工廠,雖然現在只剩20多家,但島上的醬油工廠很多都是百年以上的老舖,還維持著傳統的醬油製作方式。
島上的住宿有西式的Hotel,可以看到瀨戶內海的海景和日出、日落,相當吸引人,但是,對我來說,用心經營的日式旅館最能展現一地的特色,而位於小豆島東南邊的真里就是這樣的旅館。
真里自豪的「醬」是甚麼呢?
真里所使用的醬油是附近醬油工廠的「丸金醬油」,杉木桶製成的「大樽」,加入醬油所需的黃豆、小麥和鹽水,以自然發酵的方法一般需要兩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丸金醬油中最具風味的「諸味たれ」醬油,也是真里餐桌上的調味。
調味是今夜的主軸,故今晚的料理稱作「醬油懷石」(しょうゆ会席),以懷石料理的形式呈現十道精心製作的菜餚,而以製作方式不同的醬油加以提味。
有了自然發酵的濃、醇和甘甜的醬油,一道一道的料理就準備上場了,菜餚有:
有了自然發酵的濃、醇和甘甜的醬油,一道一道的料理就準備上場了,菜餚有:
菜:胡麻豆腐、甘露煮和水煮蝦。
島:小豆島當地的素面(そうめん)相當特別,與烏龍麵的寬度差不多,彈性相當好,具備獨特的風味。
鮮:瀨戶內海當季的海鮮生魚片和自家菜園所產的野菜,鮮脆可口。
煮:白蘿蔔泥所組成的溫暖熱湯,為冬日增添一些暖意。
煮:白蘿蔔泥所組成的溫暖熱湯,為冬日增添一些暖意。
燒:瀨戶內海特產的魚げた,搭配蕪菁和味增,以軟泥包起來後燒烤,將魚的鮮味封鎖於其中。
油:炸芋頭丸子搭配菊菜。
汁:以太刀魚煮的鮮魚湯。
甘:小豆島產的柑橘,打成泥狀後製成的甜點。
品嘗味道真的是需要學習,真里將製作過程不同階段的醬油擺在我們面前,分別是「諸味たれ」、「二段熟成」、「生」和「淡口生揚」,讓客人可以品嘗到醬油的不同風味。
「諸味たれ」是以四國香川特產的砂糖、生薑調和之後,將醬油的原料小麥和黃豆放進杉木桶內發酵後,不做任何的攪拌和過濾,味道最為濃厚;「二段熟成」則是兩次釀造的程序,需要將近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透過時間的洗練,醬油的味道醇厚而且綿延;「生」則是將「諸味」攪拌並加以過濾,味道比較甘甜;「淡口生揚」的味道與我們熟悉的台灣醬油做法相同。
我們較喜歡濃厚的「諸味たれ」,真里也將其製成味增,可以直接配在白飯上食用,增加食慾。
晚餐用畢,我們在真里的不同角落參觀,其空間並不算大,但在每一個轉角都有驚喜,我們先到「囲炉裏」,室內不滅的炭火之上掛著水壺,隨時都等著來此圍爐的人,原來這裡是老闆一家人的老家,以往他們就在這用餐,後來民宿不斷擴大,但是房間仍然維持舊有的陳設和感覺,體會以往母親的溫暖,備感溫馨。
稍微消化肚子裡的東西之後,便準備泡溫泉以放鬆身心,在我們的房內有大型的檜木桶可以泡澡,或者也可以租借較大的浴池,兩者都可以享受私密的空間。我們先到露天風呂,透過竹林的造景遮蔽,可以看到夜晚的星空,在稍具寒意的冬日,沒有甚麼比在睡前泡溫泉更好的。
一早醒來,小豆島農場所生產的牛奶已經在房間外,先讓我們潤潤胃以享用等會的早餐,窗戶所面對的內海灣,在晨曦的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
用過早餐之後,便在室內風呂再泡上一回,以開啟我們的旅程。
在外面闖蕩一番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家鄉,瞭解到差異,或許才能夠展現「地元」的特色。
觀光,不只是觀一地之風光,還得食一地之味、飲一地之酒、以肌膚感受當地的泉水、瞭解當地的風俗特色,日本人常說的「五感」體會的旅行就是如此。
小豆島的真里可以說是具備如此「五感」的優質之宿,展現特殊的「地元」風情。「地元」特色的展現不是固守原有的生存方式,而是在符合時代需求的狀況之下,表現出自身的文化。
小豆島的真里可以說是具備如此「五感」的優質之宿,展現特殊的「地元」風情。「地元」特色的展現不是固守原有的生存方式,而是在符合時代需求的狀況之下,表現出自身的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