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2014年的「初詣」:京都 伏見稻荷大社

初詣

所有學過日文的人,第一課即使還沒有學過敬語的複雜用法,也總是會學「初次見面,請多指教。」(めまして よろしくおいします),這和英文第一次見面的Nice to meet you (很高興認識你)可以說完全不一樣,英文的Nice to meet you或許可以翻成日文的:「お会いできて嬉しいです」,但日本人在第一次見面時不會這麼說。

日文似乎頗強調「初」這個字,初心、初參、初夢、初山、初漁祝……等,各式各樣的「初」都強調第一次的重要性,對於一個重視儀式和禮貌的民族,第一次的印象似乎就已經決定了整個過程的完整性。

「初詣」(はつもうで),也稱為「初參」,指的是新年第一次到神社或是寺廟參拜的活動,感謝神靈們對於過去一年的保護,也希望新的一年之中可以順利平安。


本來也過農曆新年的日本人,明治五年(1872)採用西洋的曆法之後,農曆新年和相關的節日都轉變到相應的西曆日期。然而,政府雖然可以改變曆法,相關的民間習俗仍然流傳著。

以「初」為名的習俗很多,除了初詣以外,甚至包括「初夢」(はつゆめ),指的是從除夕到大年初三之間所做的第一個夢,透過這個夢可以了解未來一年的吉凶。

新年「初詣」時,有名的神社或是神宮當中都大排長龍,像是東京的明治神宮、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或是大阪的住吉大社都擠滿了祈福的人群。
開年的日本行,見識到初詣的人潮,京都新年參拜人數最多的神社每年都由伏見稻荷大社拿下第一名,參拜的信眾最多。八阪神社位居第二,而平安神宮排名第三,北野天滿宮和下鴨神社則是第四、五名。

伏見稻荷大社

稻荷神社在日本可以說是最為普及的寺廟,日本全國超過八萬間的神社之中,稻荷神社就超過三萬兩千間以上,數量可媲美台灣的土地公廟。

按照《伏見稻荷大社略記》的說法,稻荷神是因為主掌五穀、蠶桑和所有食物,而受到民眾的信仰,在平安時代,作為東寺的鎮守,受到朝廷的認可,信仰開始廣泛的普及,從中世紀到近世,商業繁盛,工業興起,神格從農業神也轉移到保護產業的神祉。
稻荷神社祭祀稻荷神,而神的使者是狐狸,為什麼狐狸可以受到日本人的普遍祭祀呢?

狐狸是日本的農神,「稻荷」之「稻」及稻米之意,而「荷」則為背負之意,扛著稻米而來的神在以稻米為主食的日本文化之中,自然會受到眾人的信仰。狐狸在日本成為農神的原因,主要在於牠在稻田裡捕捉老鼠,保護稻米種作不受侵擾,有如神派來的使者。
然而,為什麼是狐狸而不是貓成為農神呢?貓在日本一直是被捧在手心當寶的動物,原因在於日本以往沒有貓,約在佛教東傳日本時,貓與佛經一同傳進日本,以防佛經被老鼠啃蝕,而數量不多的貓只有在貴族之間才得以飼養。

伏見稻荷大社由秦姓的氏族所創建,秦氏並非日本當地的人,而是「渡來系氏族」,即中國而來的移民。

《日本書紀》卷19當中記載,在欽明天皇年幼時,曾經做了一個夢,有人告知他:如果你能任用秦大津父者,國家必能壯大、擁有天下。欽明天皇驚醒之後,派遣使者前往山背國紀郡深草里,找到與夢中名字相符之人,請他至朝中做官,執掌大藏省。
大藏省在日本為主管財政、金融和稅收的最高官員,秦氏被天皇拔擢之後,成為日本的望族,秦氏自稱為秦始皇的後裔,此說無法證實,也有人說它們是徐福帶去的童男童女所繁衍的後代,然而此說也有待商榷,不過,從記錄中可以知道他們並非日本人。

秦氏在日本政壇上嶄露頭角之後,於元明天皇和銅四年(711)在京都稻荷山上建立伏見稻荷大社,稻荷神在日本《古事紀》稱作「宇迦之御魂神」(うかのみたまのかみ),稻荷神社另外還奉祀佐田彥大神、大宮能賣大神和田中大神等四大神。
從一些民間故事當中,也可以看到狐狸與莊稼的關係,像是九世紀編成的《日本靈異記》,其中有一則故事提到一名美濃國的男子娶了由狐狸變成女子的妻子,當丈夫知道妻子是由狐狸所幻化而成的,無奈地只好告別丈夫,但之後狐狸適逢農忙的時候都還會回來幫助丈夫,增加莊稼的收成。

稻荷神會受到民眾的廣泛信仰還需要展現神蹟,九世紀中期,當時天下大旱,百姓在稻荷神社祈雨,並希望「五穀豐壤、家業繁榮」,稻荷神展現神蹟,解決蒼生之苦,逐漸在百姓之中獲得信仰的基礎。
在日本的壽司中還有一種稱為「稻荷」的壽司,其實就是豆皮壽司,由油炸的豆腐皮所包裹的壽司,是祭祀稻荷神的供品,據說狐狸很喜歡吃炸的豆腐皮。

五穀豐收應該是古代日本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秦氏主掌的大藏省管理錢糧,屬於財政的最高官員,在稻荷神社的正門前,狐狸咬著一枚金幣,帶回錢財,幫助祈求者招財,也是商家們的保護神。

秦氏雖然來自中國,但稻荷神社的狐狸崇拜卻是道道地地日本信仰,中國人說狐,與狐狸精或鬼怪有關,多少帶點邪氣,周作人曾在《苦竹雜記》中的〈柿子的種子〉指出:「《聊齋》善說狐鬼,讀者又大抵喜狐勝於鬼,蓋雖是遐想而懷抱中亦覺冰森有鬼氣……日本俗信中亦有狐,但與中國稍不同。中國在東南故鄉則無狐,只知有果子狸之屬。」
中國東南為稻米之鄉,沒有狐狸,自然不會衍伸出狐狸為保護五穀的神祉,反而將狐與鬼怪連結在一起,產生出與日本人不同的聯想。現在的日本鄉間,還有不少野生的狐狸,有些日本的商店中,也供奉著笑容可掬的大肚子狐狸,可謂相當可親。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狐狸傳說都是好的,日本的狐狸信仰經歷了幾個演變,按照日本民俗學大師柳田國男的說法,日本人祭祀狐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神諭、施行和逐狐祭祀。
第一階段狐狸為保護農耕的神祉,宣達神諭,人們感念狐狸的幫助而加以祭祀;第二階段則是在冬天於荒野之中提供狐狸糧食,農民們餵養狐狸是因為擔心他們不高興而得罪稻荷神;第三階段則是「逐狐」,在這一階段狐狸的形象變得較為複雜,有可能受了中華文化中邪惡狐狸的影響,其形象亦正亦邪,有些狐狸會幫助人,消災解厄,有些則是會透過法術迷惑人、帶來厄運。

伏見稻荷大社位於洛南(京都南面)的稻荷山麓,從京都車站搭車十分鐘左右就到,一出伏見車站就見到「伏見稻荷大社」的鳥居,黑色的底座、朱紅色的柱子象徵神域的入口。
從農業社會的五穀豐收轉變到現在工商業社會的商業繁盛,伏見稻荷神社滿足祈求者的不同心願,一年初始到此參拜,護佑今年的好運。除此之外,伏見稻荷神社最為特殊的即為千本鳥居。

17世紀的江戶時代開始,當時天下太平、商業發達,不少的商人為祈求生意的順遂,會透過捐贈鳥居的方式表達對於稻荷神的敬意,在鳥居的背後寫上捐贈者或是商社的名字,經年累月的捐贈之後,形成一條長長的隧道,上了朱漆的鳥居在森林中相當美麗顯眼,也是難得一見的奇觀。
話說大家一定記得一部拍得很差的電影:《藝伎回憶錄》,主角小百合就是在這條紅色隧道之中奔跑,成為整部電影唯一的亮點。

入鄉隨俗,元旦的初詣,我們從伏見車站出來之後,跟隨著人潮,走過一攤一攤的小販,平日難以見到重視禮節的日本人在路邊吃東西,似乎也放下心防,輕鬆地逛著、吃著。

站在長長的隊伍之後,仔細觀察大家參拜的細節,以右手拉長繩,上面綁縛的鈴鐺框啷一聲,投下象徵緣分的五元(日語發音與結緣相同),鞠躬、擊掌、再鞠躬。

感激過去的一年,祈求今年的一切:希望雙親健康、希望學業順利、希望家庭和諧、希望愛妻健康、事業順利、希望姊姊安產、祈求所有認識的人都能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