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底,一學期即將結束於十二月初,十二月十號之後,有一個月的時間在中國,跨越2010與2011年。時間總會過去,我們回過頭去,希望對得起自己,並知道在這樣的過去之下,我們可以期望什麼樣的未來,所有的過去都等待現在評價,所有的未來都期待現在去實現。
這學期開始了第二學年,不像上學期一次拿了五堂課,這學期只拿了兩堂課和旁聽一堂,學期結束後,如果一切順利就修完了必須的學分,有較多充裕的時間著手自己的計劃,這學期所修習的課之一是「Chinese Popular Culture」,從課名來看,無法知道其中的內容,上了一學期之後,得到的印象也還是很模糊,但或許已經是不同層次了,是如此嗎?也很難說得上。
可以說得上的是,課程的內容的確很有趣,Prof. Kenneth Dean所持的角度也是我所欣賞的,課程的進行是以Seminar的形式,在Prof. Dean的辦公室上課,每次上課上半節討論所閱讀的論文,下半節則是從Prof. Dean和鄭振滿所編的《福建宗教碑銘彙編》中節選出來,將之翻譯成英文。這些碑文是Kenneth Dean和鄭振滿在福建莆田附近所搜集、編輯和出版的碑銘。對於台灣人來,莆田應該不陌生,媽祖的故鄉就是這個地方,Prof. Dean在這個地方做研究的原因其實是從台灣開始的,他出生在台灣,後來返回美國完成教育,一九八O年代,當他為博士論文做田野時,在台南走過大小廟宇,當他有機會從新回到媽祖的故鄉莆田時,發現很多傳統因為文革而中斷與破壞,他嘗試從碑文與田野材料當中理解一個被中斷的傳統。
從儀式、宗教與民間文化開始,作為理解中國文化的視角,開始理解背後的組織,像家族、祠堂或是宗教組織。這學期所閱讀的文章集中在1980年代James L. Watson所提出的關於晚期中華帝國的「文化標準化」的文章,簡單的來說,Watson認為到了帝國晚期,中國各地之間即使有不同的文化差異,但各地之間在整體上已經形塑了文化上的「標準化」。由此,許多學者展開不同的論述,像Michael Szonyi 認為雖然帝國晚期的文化表面上看起來相當一致,但那只是一種表面上,由知識份子所建構起來的假象,其下的一般人民大眾彼此之間仍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進一步的思考,什麼是所謂的「中國人」或是「中國文化」呢?中國人都分享著共同的文化嗎?還是這只是一個假象?由知識份子所留下的文字材料,建構出來的表面文化「大一統」,隱藏下面民間文化的多樣性、歧異性與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認同?這使我們可以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也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如果文字或是我們所理解的中國文化、中國歷史只是一種表面的形象,什麼是下面的實質呢?我們要如何理解不同地方所展示的多樣性?如何找到不同的材料挑戰我們所理解的,所熟悉的中國歷史與文化,理解在「中國」這個巨大無比、令人難以抗拒的架構之下,還有什麼不同的聲音可以從這個令人窒息的的鐵板之中透露出來、解放出來?
西方的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嘗試從各個地方所尋找出的檔案、文獻突破,究竟是哪一個材料所呈現的「中國」文化代表中國?不同地區、不同郡縣或是不同村落的歷史材料或是民族誌呈現出什麼樣的中國?以Prof. Dean的話來說,不同地方的「自主性,得以在日常生活上創造出新的文化事物,這一批地方文獻,也讓我們可以更完整地去比較中國各個不同地方的情況,因為不同的地方往往產生不同的,而又有意義的、獨特的文化傳統。」
不同的地方說釋放出的材料,呈現出不同的文化,說的不同的故事與歷史,挑戰「中國」這個框架,或是在這個框架下,我們能放入什麼不同的論述與故事?所有的問題都有學者嘗試解答,背後也都有其理論和依據,這些問題的答案同時是對的,也是不正確的,有時答案擺蕩在兩者之間,回答問題的同時只是再度開啟下一個問題的開始,歷史,就在不斷書寫與重寫的過程當中,同時回答了問題,再度給予了新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