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加拿大: 0 元生育國家

生命的到來總令人措手不及,太太早期破水得住院觀察,兒子31周就出生也使我們得仰賴魁北克的醫療體系。

作為一個外來者,魁北克的醫療照護讓我覺得國家的力量和資源的確照顧到每個國民身上(也包含所有合法居留的外國學生和新住民)

我並非醫療的專業人員,但作為一個觀察者,去年父親住院時,我也有半年的時間往來於醫院。今年因為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讓我可以觀察兩國醫療的照護方式。

《世界公民島雜誌》因為前陣子台灣發生的北榮案件,Vol.7 希望可以從各國實際的狀況加強這個事件討論的深度(包括制度/Ethics)
 
這期World Mentality在海外作者提供的案例後,也將以國內老師的專訪conclude台灣即將絕種的800位婦產科醫生,以及每年平均40萬名孕婦......他們究竟該受到什麼樣合理的對待?
 
World Mentality : 台灣即將絕種的婦產科醫生...

加拿大: 0 元生育國家

/ 胡川安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候選人


3000萬人的加拿大有將近2000名的婦產科醫師,其中6%35歲以下
35歲到54歲佔52%;醫師的男女比例各半
新生兒死亡率千分之5
婦產科醫師每周平均工作50小時
 
最值得台灣參考的健保制度

由於加拿大地緣廣大,每個地方的醫療資源不同,我所居住的魁北克相對而言醫療資源較為豐富,從社區服務中心(CLSC, Centre local de services communautaires)、診所到醫療中心,醫療分層地相當確實。
 
美國總統選舉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就是全民健保,從柯林頓到歐巴馬,民主黨的候選人都想要學加拿大的制度。
我們以為台灣的健保很了不起,關起門來覺得自己的制度最好,但是從第一代到討論中的第三代健保,面臨即將破產的危機。
 
1970年代以來,加拿大的健保實施已經將近半個世紀,只有第一代,雖然有虧損的狀況,但卻沒有破產的危機。
 
加拿大的健保由每一省統一費率。在魁北克省,沒有所謂的健保費,只要每年申報自己的所得稅,就獲得健保的資格。如果沒有收入的人,每年則繳兩百多元加幣的健保費(五千元左右,比台灣省太多了!)
以我和太太的經驗而言,懷孕初期的著床性出血,直接到急診室門診,隔天安排超音破的檢驗以確保胎兒的存活;懷孕狀況穩定後定期至門診產檢,門診無須再多剝一層皮繳掛號費。

懷孕三十一周的太太,羊水突然破了,我們緊張地趕赴醫院。醫生判定為早期破水,只能臥床到生產,兩個星期後羊水流光了,胎兒頭上腳下得緊急剖腹。
 
太太住院超過兩個星期,早產的兒子則住了將近一個月,臨走前我打算到櫃台結帳,櫃台的工作人員瞪大眼睛看著我說:「你直接走就好了,看你方便早上走還是下午走都可以!」

無須繳費,直接從病房離開,因為健保已經給付了。太太著床的三餐,所使用的衛生護墊、嬰兒的尿布、奶嘴、濕紙巾……都由健保供應,沒有自費的部分。
 
CMPA 醫療保護協會,保障醫師工作權

對全民的醫療照顧如此周到,對於婦產科醫生的保障呢?或許很多人都抱怨加拿大看診等待時間過長,那是對於「可以等待」的病而言,像是太太羊水破了這種事,馬上住院、轉診,一刻都沒拖到。
 
由於醫生一天只看固定的病患,在固定的時間下班,而且看診仔細(太太第一次產檢,問診時間將近兩個小時),所以相對而言等待時間較長。
 
如果遇到醫療糾紛,每個省份都有「醫療保護協會」(CMPA),提供醫療責任險,省政府以公費請律師幫忙打官司。如果確有醫療疏失,由省政府九成以上的賠償金,因為他們知道生產和醫療過程可能會出現的不確定因素,所以由政府出資,以保障醫生的工作權。
生育和養育,同等重要

在太太剖腹完之後的幾天,CLSC的護士前來家中拆線,同時也詢問我們的家庭狀況、社會支持,甚至也看我們將來幫小寶貝準備的床,是否安全舒適。除此之外,積極地幫我們轉介家庭醫師,規劃接種疫苗的時間,還給我們一個24小時都能聯絡的電話,關於新生兒的任何問題,都有人可以諮詢。
 
除了提供一個安全的醫療環境之外,加拿大政府也提供適當的賦稅減免、牛奶金、托兒補助,甚至一路到低廉的大學學費。加拿大明星學校都是公立的(排名世界前五十名的麥基爾、多倫多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費都是美國學費的十份之一或更少),構築一個完整的社會教育體系。
 
作為一個加拿大的新移民,我們的社會支持較少,但政府透過各式各樣的扶助,從健保、衛教到養育,讓新移民得以安心的扶養下一代。

 
全文連結:

http://www.wisland.cc/Main.php?stat=a_x38m9hw&mid=56

第七期《世界公民島雜誌》


博客來訂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5809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