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追求獨立的國度


《世界公民島雜誌》二月號的主題是:世界公民之旅 ---行程,就是一個學程,讀者群鎖定在20~40歲,渴望透過遠行與另一塊土地有親密接觸的台灣人。

雜誌社給我的說明是:如果您要接待一名台灣青年,到您所在的地區,展開一趟有主題的世界公民之旅,根據您能提供的資源,以及當地人脈,您會怎麼安排這趟經典行程?


在一千字以內,有圖又要有說明,真的是不容易的任務,不在於太長,而是無法完全把想說的寫進去。但是後來想想,對於雜誌的讀者而言,快速且能夠掌握到一個地方的特色或許才是讀者想要的。

 

以前曾經和杜正勝老師聊到留學生與所在城市、國家的關係,他說胡適的日記當中充滿著他對當地城市(Ithaca)的關心,從城市的歷史、文化,到市議會的組成運作,都是他關心的議題。
 
對於一個留學生而言,不只是讀書而已,也與所在城市的人群、文化交流。我觀察蒙特婁這個城市,也希望魁北克追求獨立的過程能給台灣一些啟示。希望在將來畢業的同時,關於魁北克的一些文章也能集合成一本通俗性的小說,一本台灣人的魁北克經驗,或許可以成為台灣社會追求自主的一個參照。
 
一本雜誌有幾十個國家,如何呈現我所居住城市的特色呢?

知行鳥嚮導 胡川安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候選人。
曾在台大研究歷史與考古學,現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撰寫博士論文。無論是要調出研究機構裡塵封多年的紀錄口耳相傳的記憶,還是想要深究魁北克人獨立運動的第一手故事,拿起你的錄音筆,記事本,就可以跟著這位歷史學家一同到市政廳或民宅中做田野調查。
Day 1 蒙特婁市政廳:自由魁北克萬歲

你來到魁北克絕對不能錯過蒙特婁市政廳法國總統戴高樂在1967年訪問蒙特婁世博會時站在市政廳陽台上高呼「自由魁北克萬歲! (Vive le Québec libre ),點燃了獨立運動的導火線。

為了解決魁北克的問題,1980年和1995年的兩次獨立公投之後,加拿大聯邦政府在2006年於國會之中提案並且承認了魁北克是「在一個統一的加拿大之下,一個獨立的國家」(the quebecoi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換言之,魁北克是加拿大的「國中之國」。

英、法語族群的談判、協調所形成的民主文化,也使加拿大在二十一世紀成為一個包容各族群的國家。雖然境內各族群之間也有歧異,但是比起世界其他國家,加拿大的族群關係算是相當和諧。

Day 2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多元的文化交流

蒙特婁是全世界最大的雙語城市,法語雖然是蒙特婁的官方語言,但一般人幾本上都懂英語。我所就讀的麥基爾大學,處於蒙特婁的中心,學生從課堂上的報告到學位論文都可以選擇以英文或法文提交。
語言混雜與包容的情形也出現在文學的創作上,李安所拍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原著小說作者揚馬泰爾就來自蒙特婁,精通法語,卻選擇以英語寫作。少年Pi歷經了海上驚魂,沒有回到自己的故鄉,來到了蒙特婁,作為一個新移民,在此落地生根、娶妻生子。



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相較於巴黎、紐約,蒙特婁人較為親切,而且文化包容度也較大。我曾經在巴黎被醉醺醺的流浪漢抓住,他可能覺得亞洲人把工作機會都搶走了,拉著我不放。在蒙特婁,流浪漢有時甚至會笑著對你講幾句中文或日文來乞討。

Day 3 太陽馬戲團與繽紛的藝術活動


起源於蒙特婁的太陽馬戲團,創立者Guy Laliberte曾是街頭高蹺手劇團的表演者,這一群踩著高竿奇裝異服的夥伴們實現了他們瘋狂的夢想,創建魁北克的馬戲團巡迴全世界。即使現在的表演者們來自5大洲300多個城市,全球公演的首站也往往是在舊城區搭起高大的帳篷,場內布置成你睡夢中的魔幻景致。
走在夏日蒙特婁的街道上,你會看到說著英語或法語的人們熱烈討論著太陽馬戲團的表演、國際爵士音樂季(Montreal International Jazz Festival)的小喇叭音浮在空中悠揚、法語音樂節(Les Franco Folies de Montréal)傳出的法語歌聲在你耳邊輕聲呢喃國際煙火競賽上的一朵朵天空之花爭妍鬥麗,為這個以獨立聞名的國中國增添了幻想的色彩。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此觀看網路版:

http://www.wisland.cc/Main.php?stat=a_p0ws9y1&mid=56

封面和裡面的美編我覺得做的還不錯:

 http://www.wisland.cc/Issue.php

雜誌社成立不易,到書店或是博客來購買才是支持雜誌和作者的辦法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